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藏在日晷里的神仙 > 第10章 卿元阁

第10章 卿元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日落西山,黄昏一点点蚕食着视线里的亮光,待到太阳只剩半轮红日,陶溪把落叶收拾干净了不少,起码能看出来像个可供使用的庭院了。

扫把随意地扔在墙角,卿元阁没有灯,趁天光还亮着,陶溪该赶紧下山,临走前习惯性地推了一把掉漆的木头门,摸了一手的灰。

陶溪搓了搓手掌,向下山的院门走去。饿死他了,学校的饭吃不死人,吃多了怎么也美味不起来,不论海角还是天涯,永远都是家里的饭最好吃。

“吱呀。“

随后是一阵令人牙酸的开门声。

陶溪惊愕地回头,陶溪再过多少年也难以忘记这一刻他心里的震撼。卿元阁的大门由外向内打开了一条缝隙,露出了内部黑漆漆的空间。

卿元阁的门开了。

陶溪一把抓住刚刚推门的手。

什么情况?我推开的?我能有这本事?

为什么以前把我快把脚踹断了,它都没动静?

卿元阁内有些的昏暗,还算看得清路,八面的藏书阁四面都有窗。

陶溪做好了被灰尘呛咳的准备,不料卿元阁内的空气并不浑浊,体感稍凉,甚至可以说与外界无异。

有一台木雕的书案安置在了视线尽头,上面摆放了尚未干透的墨水的砚台,还有毛笔挂在笔架上,陶溪凑前去,手指抹了抹笔毛,蹭上了一手湿润的黑。

这里到处都有生活的痕迹,好像前人前脚刚走开不一会儿。

书案一侧是盘旋楼梯的楼梯口,陶溪扶着把手往上望,内部往上数还有两层高,一层放的是纸质的书本,向上走到二楼就以竹简居多了,三楼全是竹简卷成的竹卷。

三楼二楼的竹简都结上蜘蛛网了,而一楼的纸质书册是没有落灰的!

卿元阁里面并没有从外部看起来那么高,三层楼果然就到了顶,没有再上楼的楼梯口了,陶溪便回到了一楼。

一楼的书案的宣纸上写了篇未完成的文章,陶溪敞开窗子,借着窗口放进来的光线,凑近一看,文章的开头是用繁体写的,至于后面的文字,楷书隶书篆书什么都有,生怕来个人能看懂似的。

陶溪和时双小时候被爷爷摁着头学过书法,能看懂一部分宣纸上抄录的文字。

这是《山海经·海内经》的一段话。

“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十岁有二。”

“后土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即此噎鸣,盖时间之神也。”

“时王族乃噎鸣神后裔,可呼风唤雨,顷刻间四季轮转,因此稳坐千年江山,没于禁术发动,享年一千二百四十一岁,晷时之能不料遭世界遗忘,某由此记录。”

时王族?陶溪心中大骇,噎鸣神不是家里……

——————————

此时此刻,时双跟在时应钟身后,在黄昏时分也来到了后山山脚。

时氏一族的祠堂建在这里,时应钟每周都会来一趟,上三炷香,亲手拎起扫把扫一扫祠堂。今天正好时双放假回家,时应钟带上孙子,来祠堂拜一拜祖先。

所处的地势高度,祠堂比不上半山腰的卿元阁,不过也得爬个五分钟十分钟的台阶。

时双疏于锻炼,在此刻懒得健步如飞,一步一个台阶地走着,“爷爷,你不是一直说自己是无神论者,那为什么要在祠堂中间供个神位?还每周风雨无阻的拜它。”

“家族里别人不记得没关系。“时应钟爬台阶速度飞快,相比之下,时双才像那个行将就木的古稀老头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