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号居民,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其实和你一样,最近也有很多居民抵制社区里养狗。但是很遗憾,根据完美社区的规定,养狗这种行为是居民的权力,家养狗属于居民的个人财产,社区没有权力进行统一的扑杀。”方水水搬出社区的规则,就算是再强硬的人也会顾及自己楼栋的评分,不敢执拗下去,513号居民只得失望而归。
方水水的脸上没有一丝波澜,她既不同情养狗的人,也不惊异于那些嚷嚷着要扑杀别人的狗的人。
可方水水心里如同明镜:这些人是为了防治“黑狗事件”才想要杀狗吗?不是。他们早就想痛痛快快地屠杀了,法律和规则限制住他们擒住弱者,如今好不容易有可能展现他一击毙命的力量,谁都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幸好还有规则,否则人类都会变身为魔鬼;方水水是这样认为的。
如此骚动并未持续很久,调查小组中的生物学家很快就递交了一份报告。
研究发现,“黑狗”会分泌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残留于它们舔过的东西上。这种蛋白质又是一种单细胞虫子的营养来源,吸引单细胞虫子前来并滋养虫子的富集和增殖。单细胞虫子的体型极小,难以被人眼察觉,但是它们可以通过下水道流向同楼栋的其他人家。而“黑狗”的嗅觉对这种广泛传播的单细胞虫子具有高敏感性,因而存在较多单细胞虫子群落的房间,就会成为“黑狗”闯入的首选之地。
“蛋白质诱因论”发表后第三天,科学家进一步发现,人类的呼吸中包含一种稀有气体,含量极少,但是微量的稀有气体即可使全部蛋白质失活,从而避免单细胞虫子的生长繁殖。因此可以解释,为什么从来没有人亲眼“见”到过“黑狗”。
根据以上科学报告,委员会积极倡导曾经遭受“黑狗事件”攻击的居民,对房间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食物、衣服、饰品、家具等一切可能残留蛋白质和单细胞虫子的个人物品,全部应扔尽扔,以免再次引“黑狗”入室。
在公布这个倡议之前,委员会互助员曾为此开了一次动员大会。会议上,有人提出,委员会应当为响应号召的居民弥补损失,免费为他们发放基本物资,包括食品、衣服、药品等生活用品。
然而与会人员始终争执不下,支持方与反对方各执一词。最终,方水水的一句话点醒了在座所有人。
方水水只是想起了妈妈曾经讲过的笑话,“某地发生鼠患,不堪其扰的富豪说,每找到一只老鼠,就给捉鼠人发一根金条。结果,这个地方的老鼠越来越多,十年内就被老鼠洗劫一空。”
没有人接下这个话茬,彼此都心知肚明,再没有人提及免费发放物资。
全面消毒的倡议一经发布,居民点头称赞、纷纷响应,导致垃圾站的垃圾爆棚,数十辆垃圾车一天进出五六次才能勉强清空。
就在一片混乱之中过去了整整一个月,方水水这才发现,因“黑狗事件”而衍生的麻烦纷至沓来:将近九成的居民向委员会申请不再参加这个月的安全教育。
这可惊扰到了委员会上层,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会有六只鸡市的居民集体不参加安全教育。然而深究其因,这些居民是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和私人领域的权益而不愿再步出家门半步,他们主动切断自己和外界的联系,就是为了防止“黑狗”趁家中无人时闯入家门。在此利弊权衡之下,这些居民也就同时放弃了外出参加安全教育。
互助员们翻烂了整本社区守则,也没有找到哪一条罪名可以扣在这群居民头上,他们的缺席理由充分,实在令人无法反驳。无奈之下,委员会默认了他们的请求,允许受到“黑狗事件”影响的完美社区居民缺席安全教育。
于是,正如福里奇阿姨所说,半年之前的那段时间,整个完美社区六期工程的居民都没有出来参加安全教育。
完美社区中难得显现出凋敝景象,不仅是因为秋天的降临,更是由于路上少了许多行色匆匆的人群:太多人选择闭锁状态,自愿居家,然而又有多少工作适合居家办公呢?这种现象持续三月,便已经有诸多实体产业濒临破产,工作岗位骤减,部分失业人员宁愿靠着积攒下来的家底果腹度日,也不愿意、不敢再出家门一步。
再坚固的房子,不好好维修,也会有大厦将倾的一天。
安回倒是打死也不进入闭锁状态的少数派。早在委员会发布全屋消毒倡议时,安回便坚决不愿意扔掉自己的个人物品,她不敢声张,只能小心翼翼地向方水水表明心迹:只有拥有书籍,守着那些书,安回才能感到满足;要不然她一定会孤独死的!
也正是受到嘱托,方水水才会偶尔来到安回的家里,替她镇宅。望着满满一面墙的书籍和其他区域的空空如也,方水水也会嗤笑:这个家到底有什么可守之处。
不一会儿,安回便赶回家中:下班之后,她是一刻也不敢耽误地跑回来了。一眼看到端正坐在椅子上的方水水,安回便放下心来,知晓今天一天必然平安无事。
“我跟厨房的厨师们学了几手,给你做几道菜。”安回招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