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句呢?”秋杪问。
“它说,你的房间太乱。”
秋杪向涓埃扔过去一块橙子皮,以示抗议。
一阵短暂的闲言碎语后,秋杪开始讲述起自己在林结绿记忆中看到的经历,那场林结绿和江悬黎甚至没有说上一句话而无声共享的谋杀案。
紧接着,涓埃也开始讲述它看到的记忆。
原来当秋杪和涓埃在灯塔走散时,林结绿的记忆并没有立即结束,涓埃也因此看到了更多后续内容:
涓埃跟着林结绿一直跑到塔底,或者严谨地说,林结绿刚刚跑到灯塔的第三层,就遇到了正要上楼的陈其琛。
与秋杪获取的信息整合可知,陈其琛看到了正在行凶的江悬黎,并在她的告诫下,开始寻找林结绿的踪影。他首先选择的地点是操场以及周围的空地,然而此时林结绿已经返回教学楼浑水摸鱼,装作不知情的样子去找上课迟到的如晦。
随后,尽管陈其琛没有泄露消息,江悬黎杀/人的事情还是很快从学校传遍了整个隐岛。校园里乱作一团,传言江悬黎就坐在如晦的尸体边,毫不避讳地告诉过路人:都是她做的。而后,江悬黎便离奇地消失于校园中。
尽管场面乱如麻,陈其琛还是没有放弃寻找林结绿。他回到教学楼里没有打探出消息,更何况其他人都人心惶惶,他只能靠自己来找。
学校大门已经关闭,无论是林结绿还是江悬黎应该都没有机会逃出去。陈其琛灵光闪现:他听林结绿说过,她和江悬黎曾经研究过如何撬锁,虽然没有研究出结果,却都会默认灯塔是她们的秘密基地。
也只有那里没去看过了。
这就是林结绿会猝不及防撞上陈其琛的原因。她慌慌张张地下楼,却在遇到陈其琛的时候停下脚步。林结绿认为是粗重的喘/息声压抑住了自己的声带,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发不出任何声音。她既没有求助,也没有说出自己看到的情况,只是下意识中,无助地将手搭在了楼梯扶杆上,像是为自己找到依靠。
陈其琛更是沉默不语,但他显然在进行思考。他先是握住了林结绿的手,用湿纸巾把栏杆上的痕迹擦掉;这是陈其琛回教室时拿的。然后,陈其琛牵着林结绿一起跑出灯塔。
到达塔底时,林结绿发现原先始终紧闭的铁网被打开了,三把铁索落在楼梯下。
陈其琛解释,“我上来的时候,这个铁网就是打开的。”
她跟着陈其琛,从无人知晓的小路逃出学校,来到了海边。林结绿十分惊奇,竟然会有这么一条只有陈其琛知道的小路。
涓埃说:“他们在海边待了很久。后来我才发现,林结绿的这段记忆,和我们进入陈其琛记忆中看到的第一段记忆,是相同的。只是陈其琛的记忆有所删减。”对于这个发现,它甚至感到欣慰,那种感觉就像是发现两块不相关的材料,刚好可以通过榫卯结构完美对接。
秋杪默默地想,在灯塔里相遇时,陈其琛究竟在想什么呢?
石也想到了这点,他说:“如果江悬黎被推下去的时候,陈其琛还没有走进灯塔里,那么他就会亲眼目睹江悬黎的坠亡,以及随后向灯塔下张望的校长的脸。他知道凶手,可这么多年,校长始终平安无事,他就是包庇凶手的第二个人。”
秋杪接下去,“相反,如果陈其琛都已经走进灯塔里了,江悬黎才被推下去,陈其琛可以通过灯塔的窗口看到有人坠塔,然后很快他就和慌忙跑下来的林结绿相遇了。他会怎么想?大家都知道林结绿和江悬黎是因为矛盾闹掰的,他难道不会认为,林结绿就是凶手吗?”
可是在陈其琛的记忆中,完全没有灯塔的出现。也许陈其琛有过怀疑,但是他不想承认,也不愿意深入这个念头,于是强迫自己删除那段灯塔的相遇——他不想让林结绿与江悬黎的死亡沾上关系。
可同时,他又很贪婪,舍不得忘记他与林结绿心灵上最贴近的一次交谈,他甚至宁愿永远留在那一天下午宁静的海边。
校园双死案件发生后,警方开展调查。作为警察的宋宵征就在此时见到了陈其琛,那时候陈其琛怯懦无比,说话支支吾吾,躲无可躲时,才敢向宋宵征坦白,说他目睹了江悬黎的行凶过程。
短暂的调查取证后,官方确认了学生江悬黎杀死老师如晦后畏罪自杀的说法。这也是大家理想中的死亡原因,作为一个杀人犯,人们不能允许她简单地意外死亡而没有反省自己的罪过,只有痛苦而绝望的畏罪自杀才能符合这种群体幻想。
同时,这也是符合学校名誉的。一个反社会小孩的突然发疯,总是比教师的肮脏手段导致学生报复要好听一些。舆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不出两天,所有的脏水全部泼到江悬黎身上,媒体在呼吁从小就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校长以教师的身份恳求家长们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