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自南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晶莹:“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自此,我与阿竺便日日跟在她身后。每当晨曦初露,孟冬便会为我放血,以清除体内的黑巫术余毒,那过程虽痛,但她的手法极为娴熟,总能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过来。随后,她又会递上一些草药,助我调理身体。那药汁虽苦涩得很,但用处极大,后面我照着调过几轮,竟能解世间诸多疾苦,从热病烦闷到贼风麻痹,乃至解毒敛疮,无一不效。”
风自南又将杯中清茶斟满,轻啜一口,任由那抹苦涩在舌尖缓缓绽放,化作一抹回甘,“孟冬不仅引领我洞察天象,更教会我如何通过云的织锦、风的低语、鸟的翱翔,去捕捉天气的微妙变化。那些曾经在我眼中毫无章法的自然现象,如今都有了规律可循,我仿佛看到了天地间的奥秘正缓缓向我敞开。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时光悄然流逝,我的身体也日渐康健。”
说到这里,他的眼神突然黯淡下来,“正当我满怀期待,以为能长久伴她左右时,她却却突然离去,未留只言片语,唯余一纸字条,嘱托我照顾好那只仙鹤。”
*
苏北歌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那只仙鹤正悠然自得地踱步,它似乎也感受到了屋内的目光,投以一抹温和的回望。
“那这只仙鹤……”
风自南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她是小白,是孟冬在遇见我之前于路边拾得的。正是它,把孟冬引到了那时魔怔的我身边。小白对我,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亲近,每当我靠近,它便振翅欲飞,欢鸣不已。我想,这也是孟冬将它留给我的原因吧。也亏得有她的陪伴,那些孤独的日子里,我总能寻得一丝温暖与慰藉。”
苏北歌眉头微蹙,似是想起了风自南之前提及的片段,疑惑道:“你方才提及,那时你身边尚有一奴仆?”
风自南的眼神瞬间黯淡了几分,“孟冬离去后不久,某个清晨,我醒来之时,发现阿竺也已不知所踪。一同消失的,还有那本记载着黑巫术秘密的古籍,以及那件能够感知灵力的神器。”
“哦?”苏北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如此说来,这阿竺的消失,似乎并非寻常之事。”
“不错,我原以为阿竺忠诚可靠,且无心修炼巫术,但后面细想,确实有很多疑点,神器是我与他一同找到的,每次找尸体放血时也是经由他去处理。可惜,谜题终不得就解,我四处寻觅,也未能找到他的踪迹。”
苏北歌静静地坐着,心中五味杂陈。母亲的过往,竟如此神秘莫测,那个曾经清冷而坚定的身影,在她的心中逐渐变得立体而生动。她忽地想起什么,急切地问道:“你们之间的相遇,距今已有多少载?”
风自南微微侧首,声音柔和,再度陷入回忆:“初见时,她一袭素白长裙,宽袖飘飘,宛若自九天之外降临的仙子。那时的她,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却已然出落得十分出众。她的美,不似那种浓墨重彩的夺目,而是如清水芙蓉般的淡雅,令人一见难忘。只是,她性格内敛,不喜与生人交流。”
苏北歌心中一动,暗自思量:这岂不是在父母迁居南璃国之前?那时,母亲也不过和自己现在差不多大。她不由得想起在府中密室里看到的那幅画像,母亲与风自南的相识,显然早于她与父亲的相遇。
想到此处,她连忙追问:“风先生,这些年里,你可曾再见过孟冬?”
风自南轻轻摇头,眸中满溢着无奈与悠长的思念,“她一向是个神出鬼没的人,总是她找到别人,谁又能找到她呢?自那日别离后,她便再未在我的世界里出现过。”
*
“孟冬的性子,一向冷淡而疏离。她从不曾流露出对任何事物的眷恋,更遑论儿女情长。我一直以为,她会如孤鸿般,一生徜徉于山川湖海之间,未曾料到,她竟能有你这般亭亭玉立的女儿。”
回望风自南凝视的目光,苏北歌心头猛地一震,风自南竟能一眼看穿她是女扮男装。但是,从他的叙述中的那个少女孟冬,与于渊口中的师母孟冬,形象大相径庭。这不禁让她心中充满了疑惑——究竟是怎样的经历,让母亲在遇见父亲后性情大变?又是什么缘故,让她离家一年之久才归?而母亲,是否就有可能是那巫族之人?如此说来,自己岂不是也是巫族后裔?这些问题,如同迷雾中的幽灵,萦绕在北歌的心头,挥之不去。
她深吸一口清冽的空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问道:“风先生,或许还有其他人知晓我娘亲的过往吗?”
风自南沉吟片刻,缓缓点头:“有那么一人。在我入住学宫之前,曾在玄门城堡有过一段短暂的停留,期间有幸我与那人结识。此人,与孟冬似乎一同生活过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