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应渠归来时已至子时,今日发生之事令她应接不暇。拿到锦盒之后心总算落地,将盒子放在镜台上便去睡了。
翌日,辰时。
“女郎今日好生贪睡。”
一声惊呼将贺应渠吵醒,贺应渠悠悠醒转。
“女郎昨日可见了二皇子,二皇子可对你说了什么?”贺应渠睁开眼睛便看到小翠双臂环在胸前,一双眼睛亮亮的,闪着看好戏的光。
贺应渠咬了一下嘴唇,嗫嚅道:“二皇子定亲了。”
小翠瞪大眼睛,飞奔至榻上,抓住了贺应渠的胳膊。
“二皇子怎么会定亲,女郎可把那物件给了二皇子?二皇子可曾知晓你的心意?”
贺应渠羞愧掩面,“送出去了。”
“那就好。”小翠如释重负般叹道。
“不过,我又把那荷包偷了回来。”贺应渠拿开双手,视线飘忽到一旁。
“什么?女郎把荷包偷回来了?”小翠惊呼道。
贺应渠忙捂住小翠的嘴,“小声些,还嫌你家女郎不够丢人吗。”
“这有何丢人之说,女郎不是说过,凉州民风开放,女子亦可以挑选夫婿,女郎忘记自己说过的话了?”
贺应渠摇摇头,“这不同。”
“有何不同?”
贺应渠并不在意自己是否被二皇子拒绝,她在意的是二皇子已心属他人,而那女子……贺应渠脑海里想起那一抹红影,娉娉婷婷,气度不凡,是方媪口中世家女该有的样子。她那样的女子,才配得上二皇子。
而自己。
贺应渠不由伸出双手,掌心早因舞枪弄剑磨出了许多茧子。贺应渠翻过手心,细细端详着自己的手指。
好像也不甚美。
贺应渠不由想起昨日握住自己的双手,一双手柔若无骨,光滑细腻,如上好的羊脂白玉。
贺应渠望着手掌微微出神。
更重要的是,李嘉月与二皇子似乎十分亲密。
“那当然了,李家是二皇子母妃之族,二人是表兄妹,从小长大的情谊呢。”
贺应渠尚未发觉自己将话问了出来,一旁小翠却已答话。
“除了我之外,好像谁人都知道二皇子会娶李家女。”
小翠自觉失言,“女郎哪里的话,谁说二皇子要娶李家女?”
“可现在二皇子要娶李家女之事已成事实。”
“可是太子就未娶李家女。”
确实,太子妃的身家并不显赫,此事闹得满城风雨。
当时她虽不解为何太子娶妇会闹得沸沸扬扬,且她心不在此,所以未曾多思,现在想来应是未娶李家女的缘故。
贺应渠摇摇头,她要赶快忘记这些事。
“女郎难道就甘心看着二皇子娶那个李家女郎吗?”
渠应渠叹了一口气,似是累极,躺回榻上,“你此番话是何意?”
“女郎心慕二皇子久已,拳拳之心日月可鉴,可是竟落得如此下场,婢子这是在为您可惜。”
“眼下,木已成舟。”贺应渠心里说不出来是何滋味,她能将荷包偷回来便谢天谢地了,其他之事,她无力再想。
是了,她将荷包偷了回来!
贺应渠打起精神,从榻上弹起身,“昨日我偷回了荷包,放在了镜台上,你去帮我拿了来。”
小翠瘪了瘪嘴,“女郎这退缩的性子该改改才是,我看你也没有多么心悦二皇子。”
贺应渠不理小翠,接过锦盒,“这可是我做的最好的一个荷包……”说着便要打开锦盒。
小翠忙道:“想必女郎已经饿了,我去拿些吃食给女郎。”她才不想看贺应渠摆弄那个荷包,想当初,贺应渠每绣几针便要拿给她看,除了贺应渠外,她是看这个荷包最多的人。
说完便一溜烟儿得跑远了。
贺应渠打开锦盒,锦盒里面放着一条赤色腰带,上面用金线绣着螭纹,贺应渠拿起腰带,腰带上缝着龙型玉带扣,龙头龙眼处皆镶嵌着黄色宝石。
这是何物?
贺应渠心下一惊。
这锦盒里装的不是她的荷包!
*
“二皇子那边可有动静?”方夫人歪在榻上。
方媪犹豫着。
方夫人眯起眼睛,方媪只好硬着头皮说道:“今晨不知为何,二皇子发了好大一通脾气,将王府封了,李家的人尚未找到女郎的锦盒就被关了起来。”
“好端端的,封王府做甚,你找的人可靠吗?”方夫人疑惑道。
“回女君,这番话还是他偷溜出王府才传出来的,我派人去看了,王府门前确实比平常多了些守卫,就连角门外也有人把守。”
“王府究竟发生了何事?”方夫人喃喃道。
“女君,眼下怎生是好?王府加了守卫,女郎的荷包……”
“慌什么,那荷包到底放在王府,王府的人迟早会发现那个荷包,咱们有什么可急的,好戏不过往后推了推,又不是没有。”
“可……小翠说,女郎将那个荷包偷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