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二战】中国战场德国情 > 第66章 军火联络人

第66章 军火联络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晴天没有持续多久,日光又隐失了起来,空中阴沉沉地堆满了厚厚的浊云,预示着不久又将会有一场大雪天。

维也纳街头的一处咖啡馆内,邱月明的心情就如窗外的云层,带着一丝阴郁与愁闷。

“今年8月,G党指挥的十八集团军在晋冀察区对日军实行了大规模反击战,歼敌有两千余人,但是——”周时沉吟了一下,她瞟向邱月明道,“这并不是委员长想要的结果。现在华北一带的老百姓都在说着G党的好话,这对于我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邱月明不能理解,“中国的军队要打一场胜仗不容易,大家都是为了抗日,为什么要区分得那么清楚。”

“这是政治立场,不容置喙,不管怎么说,如今的抗战形势还是要以委员长马首是瞻,而国军在中国的地位是绝对不可动摇的,这点没有任何人能改变。”

“好吧,那你这次来找我是想让我做些什么?”

“国内需要一批军火。”

邱月明失声而笑,“陈媛太高看我了,我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个地步。”

“不,陈处长的意思是我们需要一个在德国的军火联络员。”

“什么意思?”

“我都听说了,克虏伯在埃森的最大军械厂已经动工,这么来看,德国的战争绝不会是一时半会的,当然,不管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谁,但有一点难以改变,那就是德国匮乏的战争资源都会成为他们不得不头疼的问题,所以,他们就一定还会来找我们。可是每次的合作,都是建立在合步楼的全权处理上,这让我们很被动,尤其是有几趟,他们送来的货也并不是那么可靠,这让委员长很不满,但是出于政治需求,我们又必须保持和德国的关系,所以这就导致我们不得不继续和他们往来。”周时耐心解释道,“可这次不一样,我从一名美国工程师那里听说,克虏伯军火公司近来将招聘亚欧区军械代理人,而我们政府里很需要一名中国人,确切来说是自己人,来担任德国在远东区的军火联络商。”

“他们不会让一名黄种人来担任这件事情的。”德国的排外,让邱月明不看好地说道。

周时点点头,颇无奈地说道:“确实如此,哪怕是之前我们在与德国合作最频繁的时候,联络商也不是中国人,我们不是没有向他们提议过,可是德国人太警惕了,最后他们宁可选择一个瑞士人来担任这件事情,也不肯信任我们。”

邱月明垂下眸子,盯着面前的这杯咖啡,似乎在想些什么。

半晌,她轻轻地开口道:“其实,我见过克虏伯的人,阿塔贝尔.哈尔巴黑,克虏伯的财团董事会成员,军械采购部总负责人,那天我见到了他。”

周时很意外,“说下去。”

邱月明道:“他专程来找希普林,他们说了很多,其中还谈到了希特勒在慕尼黑的暗杀事件。”

“这件事情德国政府没有提及。”

“他们当然不会对外公开,一则对英法的观望尚不明朗,二来,陆军部的布劳希奇将军推迟了西线的作战计划,就因为此事,希特勒与德国军部的关系很不愉快。所以,这个时候,克虏伯的招聘,不见得是坏事。只要我们能了解到德国当局的想法,扼住他们的需求心理,那么以此向克虏伯提出置换一个远东地区的代理人应该不会是大问题。”

“你想怎么做?”

“我可以想办法再次见到那位阿塔贝尔先生,至于你们——”

“我可以让国内向德国提请这件事情,不过,你真的有把握吗?”周时不确定地问道。

邱月明摇头,道:“其实我是一个很糟糕又软弱的人,我对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把握,但唯独一个例外,那就是诺伯特.冯.希普林先生。”

关于这位邱小姐和德国顾问的事情,周时也听陈媛提起过。

她担忧地问道:“你这么做,他不会知道吗?”

邱月明一笑,将散落的发丝嵌入耳后,“他并不知道我的德语学到了什么程度。”

周时楞了一下,她第一次重新打量过面前这位年轻的女孩,现在她想她终于知道了陈媛何以对她如此看重,这位邱小姐可堪称是国民政府最优秀的情报人员。

在临走时,周时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提醒道:“要抓紧,苏联那里的时间可不多了。”

11月底,东欧毫无预兆地响起了炮火,当英法还在为德国的蠢蠢欲动而不安时,一场曼尼拉事件却让芬兰毫无防备地陷入了苏联的军事包围中。

这是苏联继瓜分波兰后,第二次带给世界的震撼。

尽管张伯伦在第一时间就对苏联提出了抗议指责,但苏德之间相继而来的行动,还是让唐宁街陷入了措手不及,张伯伦消极的态度也使得法国当局陷入了被动,在那段惶恐难挨的日子里,几乎所有人都嗅到了欧洲大陆弥漫不去的火药味。

这是克虏伯位于波兰的克拉科夫市举办的酒宴上最常谈起的话题,尤其当他们提起那位新来的政治委员赫鲁晓夫先生曾夸下征服芬兰的海口时,酒会的人都不约而同笑了。

调侃过后,阿塔贝尔先生宣布了埃森的新决定,他们吞并了克拉科夫国立兵工厂(原属波兰),然后通知了附近的行动队,将扩建起一座更大的工厂,如果这事情顺利实施的话。

以上是阿塔贝尔的原话,不过对于海因茨.舒马赫来说,这件事情不存在可能的说法,只要是基于帝国的要求,那就一定能做到,所以在酒会没有结束的当晚,海因茨就向行动队下达了命令,务必要在最近两天替克虏伯“招”到足够多的工人。

邱月明不参加这样的酒会,德国人的种族荣誉感尤为强烈,如果不是特殊的情况,诺伯是不会让邱小姐过多的出现在自己的交际圈里,这在他看来是一种最稳妥的保护。

所以,在周四的下午,邱小姐空出了一段非常清闲的时光,她去了附近的百货商场。

在途径一家高奢女装店的时候,驻足了下来。

橱窗内光滑的缎面衣裙在灯光下散发出迷人又昂贵的气息,她看着这条裙子,神色有些凝重,她很明白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在她和周时见过面之后,尽管她并不喜欢用这样的方式,但她苦于无法找出第二种方法。

结账的时候,这条裙子的价格超出了邱月明的想象,尽管在德国政府颁布的去货币配给制度中,军官们总是能享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物资配给票,但这条裙子的价格还是超过了一周的配给分。

当然,她的手头还有能购买这条裙子的衣票,但她却明白,这件事情不能让诺伯知道,于是,她从脖颈里取下了那条红宝石项链递给售货员道:“我把这条项链抵给你们,如果一个月后我没有来赎,那么它就归你们。”

虽然在配给制度的颁布初期,德国政府曾一再明令禁止货币的流通,但很多高奢品的商场都会有意无意的私下收受一些贵重物品来促成商品的交易,然后承诺客人在一段时间后再用配给分给赎买回去。

如果他们不这样去做,那么依靠可怜的配给分,那些昂贵的商品则会很难销售出去。

当邱月明在抵押书上签过字后,她顺利获得了这条昂贵的缎面裙,可这并没有让她高兴。

在走出商场的时候,天色渐沉,附近的工厂早过了下班的时间,街道上只有疏疏朗朗的几个人,他们高大健壮,面色红润,那一派丰衣足食的模样和另一边跪地清洁街道的犹太人相比让人难以想象是在同一个国度。

偶尔也会有几个佩戴勋章的士兵走过,他们用一种异样的眼神朝她瞅一瞅,尽管她用丝巾包裹了乌黑的长发,但她还是可以肯定,那眼神里头绝对没有尊重的成分。

为了避免过多的关注,邱月明决定赶紧回去,她估摸着,此刻诺伯应该结束了在克拉科夫的酒会,而这个男人回来后是不会喜欢看到一个空荡荡的屋子。

可就在这会儿,一辆敞篷车踏过水洼,以措手不及的姿态从她面前行经,于是,干净的衣服上瞬间留下了几滴泥点。

她心中恼火,目光朝那辆汽车追去,可就这一眼,她瞧出了些熟稔的样貌。

前方的不远处是波兰一家有名的杂志社,而那辆戴姆勒敞篷车便张扬地停在了门前,克劳蒙斯打开车门,走出的女人是波兰小有名气的嫩模——玛达琳娜,她曾在华沙旅馆的墙面上见到过她的海报。

她立刻明白了某些事情,收回目光不再关注。

就当她以为该不了了之时,15分钟后,那辆红色戴姆勒再次出现在了她的视野里。

“需要我送你吗,邱小姐?”车子阻挡了她的去路,克劳蒙斯将手松垮垮地搭在方向盘上,向她询问道。

“谢谢您,但我可以联系家庭司机,而且我能自己回去。”

“你确定吗?”克劳蒙斯用眼神示意了她衣服上的泥点。

邱月明意识到后,颇有些无奈地妥协道:“好吧,但就一会儿时间。”

“放心,绝对很快。”他知道邱小姐在担心什么,而他也同样不想让那位不好相处的希普林少校感到不悦。

回到商场后,邱月明随意挑选了一件白衬衫,克劳蒙斯在结账的时候,从售货员那无意得知了项链的事情,他于是连同那条项链一并赎买了回来,交给邱月明。

“这……”

“即使是商场,也会有警察在此出没,为的就是防止有人避开配给制的原则,私下交易,如果你不想这条项链最终由警察的手转交给他的话。”

“可是您的配给分……”

没等她说完,克劳蒙斯就笑道:“我不需要那个,我可以出具克虏伯的财政票单。况且——”他顿了一下,“我想不会有哪个男人愿意听到自己送给情人的礼物被拿来抵卖了。”

克劳蒙斯见她迟迟没有接过,直接塞入了她的手心。

回途中,克劳蒙斯开得很慢,黑白红的三色旗从道路两旁擦过,她第一次体会到美国电影中富豪们坐在敞篷车上的感觉,这让她有些新奇。于是,她开始有意无意地和他说起一些话,在瓦蓝的夜空下,伴随着路边矢车菊的淡香,她的丝巾和长发被吹得扬起,蓬蓬草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