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折桂令 > 第49章 投名状

第49章 投名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徐怀瑾早没了之前的沉郁之色,从容自若拱手道:“学生徐怀瑾参见长吏大人。”

“不必多礼,坐。”谢延淡淡道。

“多谢大人。”徐怀瑾坐下,脸上带着恰如其分的微笑,任谢延上下打量。

小厮进来奉上两盏茶,谢延端起来用杯盖轻轻拨动着茶叶,淡淡道:“徐怀瑾这个名字,本官听着怎么有几分耳熟”

徐怀瑾心头一紧,面上却仍是一派从容不迫,坦然道:“学生今科殿试侥幸位列前三甲,后因行事不周被褫夺了功名,实在惭愧。”

谢延闻言眉梢微挑,他当然知道徐怀瑾是何许人也,刚刚不过有意试探。当初的科举舞弊案内情,他也略知一二,还曾在心里暗叹过可惜。没想到他小小年纪,面对如此大起大落竟能宠辱不禁,当真是不简单,此子非常人也。

见徐怀瑾坦荡承认,谢延也不多为难,开门见山问道:“你给本官送的锦囊里装着团棉花,是何道理?”

徐怀瑾不答反问道:“大人可知如今市面上棉花作价几何?”

谢延不明所以的说道:“前几日,底下人汇报,现今市面上的棉花约三百钱。”

徐怀瑾抬头直视着谢延的目光,平静道:“大人说的是京城的棉价,您可知从月初开始,通州棉价持续上涨,除京城外各地棉花价格已经高达二两银子,较去年翻了数倍。”

徐怀瑾短短几句话却像是平地惊雷,惊的谢延拍案而起,满眼不可置信的问道:“此事可属实?”

徐怀瑾神色不变,道:“学生怎敢诓骗大人,大人手里的棉花,就是学生让人特意去通州买回来的。学生还让人去了保定,棉价亦是高的离谱。”

谢延心底已经翻江倒海,脸色刷白,眼底一片血红。二两银子的棉花,三十万边军的棉衣,光棉花一项就需近六十万两银子,再加上布料和人力,没有八十万两银哪里盖的住。

可户部不过拨了十万两而已,殿下已将采买棉花之事交给了他,可那么大的缺口拿什么去填补?就他这把老骨头,碾碎了也榨不出二两油来。谢延觉得可能是天太热了,他好像有些中暑了,不然怎么突然间头昏眼花起来。

徐怀瑾见谢延脸色发白,目光涣散,已是慌了神。淡然道:“眼下还不是最紧急的时候,大人切莫乱了方寸,此事剑锋所指可不止大人。”

谢延闻言猛的瞳孔一缩,双手止不住的颤抖。

“大人细想,棉花何时有过如此高价,定是有人瞅准了时机恶意抬价。另外外面棉价大涨,可京城棉价却无半点波动,必然是有人刻意混淆视听,蒙蔽耳目,对方所图非小。”

谢延刚刚被暴涨的棉价,吓的慌了心神,此刻听了徐怀瑾的话才陡然回神。是啊,诚然此事定会让他受晋王责罚,可这背后的算计,却明显不是冲着他来的。他一个王府长吏,还不值得有人如此大手笔的来算计他。

棉衣之事有失,那首当其冲被问责的必然是殿下。使得朝廷失信于边军,轻则被陛下责,重则从此在军中失了威信。

如此一想,谢延顿感后背发凉,现在不是自怨自艾的时候,得赶紧禀告给殿下,交由殿下裁决。若是因他误了殿下大事,那他真是百死难赎了。

“此事多亏徐先生告知,若非徐先生本官只怕现在还被蒙在鼓里。还请徐先生随本官走一趟,将此事禀告给晋王殿下。”谢延言辞恳切,其话里意思却是不容拒。

徐怀瑾明白谢延这是要拿他挡灾,分担晋王的怒火,却是正中他下怀。当他得知棉价大涨时,他明白此事于他而言未必不是个机会。他的科举入仕之路已然断绝,要想出头那就只能另辟他法,晋王便是他这段时间思来想去,为自己谋的一条出路。

徐怀瑾心底主意已定,可面上却是流露出些许犹豫之色,良久才下定决心般拱手道:“学生有幸得见晋王殿下,荣幸之至,岂有不从之理?”

“大善。”

谢延肉眼可见的松了口气,事不宜迟立即带着徐怀瑾往清远堂去。

晋王正在写大字,陈永和半夏侍立一旁。去益州这几个月,晋王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私盐案上,疏于练字,手都有些生了,回来后一有闲暇晋王的手里的笔就放不下。

清泉躬身进来禀告:“殿下,谢大人在外求见。”

“传他进来。”晋王继续写着字,头也不抬的说道。

“是。”清泉应声出去。

等在影壁处的谢延,又急又燥的来回踱步。既着急向晋王禀告,又害怕晋王震怒。反观徐怀瑾却是一派气定神闲,心下暗自思索着此事的破局之法,以此作为他的投名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