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折桂令 > 第25章 科举舞弊

第25章 科举舞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晋王听完,脸色铁青,右手在书桌上使劲捶了一下:“这个程铭正真是不中用。”语气中带着一丝咬牙切齿。

半夏在一旁听的云里雾里,不禁低声问道:“殿下,可是出什么事了?”

晋王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今日早朝,给事中华玚上本弹劾程铭正科举鬻题,探花徐怀瑾和进士唐胤臻存在舞弊之举。陛下震怒,令史部尚书王道临协同大理寺从速查明此事。”

半夏听完心头一震,其实刚刚听沈姜所言,半夏心里已经隐隐有了猜测,只是科举舞弊这事实在太大了,稍微刮带着谁,谁就吃不了,兜着走。

可是半夏心里却疑惑,程铭正已位列户部侍郎,何必如此铤而走险。而且…,半夏想到那个看到的那个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男子,那样清风霁月的人,也会行如此营营苟苟之事吗?

看着仍在气头上的晋王,半夏轻声说道:“殿下息怒,程大人位列户部侍郎,实在没道理,为了区区钱财行此此不轨,会不会其中另有缘由。”

晋王叹了口气说道:“本王也不信程铭正会泄题给那两个士子,可是他与那二人来往密切是事实,更何况其中确有钱财的往来,如今他们被关进昭狱,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这事坏就坏在他们花费重金求了程铭正的字,不然仅凭登门拜访,谁也奈何不了他们。润笔费本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可潜规则最要命的地方,就在于它没法摆在明面上,就算大家都心知肚明它也是不能见光的,一旦事发它就是浑身长嘴也说不清。

“没有确凿的证据,难道昭狱还能屈打成招不成?”半夏问。

“眼下虽然没有实证,但是形势于程铭正极为不利,性命自是无碍,却也少不得一番苦头要吃。本王现在最担心的,是倒时候就算查无实证,陛下为平息民怒,程铭正户部侍郎的位置上只怕也坐到头了。”

“这个程铭正真是不争气,亏得本王如此提携他。”

半夏低头不语,疑罪从有,更何况是科举舞弊这种案子,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众怒。科举是天下读书人心里的一道光,科举的公正性更是不容任何亵渎,谁要是在科举考试中玩猫腻,天下文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便是皇帝也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

这几日市井瓦舍,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科举舞弊案,平头百姓们只不过是惊叹两句,然后多吃两碗饭压压惊罢了。但是跟此次科举有关的大小官员全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生怕被这潭污水溅到一星半点。

最关注此事的当属此次参加科考的举子了,本来公布了录取结果,考中的留在京中等待安排,不中的则收拾行李回乡,预备来年再战。

可是却爆出了科举舞弊的惊天内幕,像一记平地惊雷将他们都炸懵了,于是举子们都不约而同的留在了京中。初闻此事举子们都是一样的反应,怒发冲冠,义愤填膺,这种事是在挑战天下读书人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可是冷静下来后就有所不同了,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此次中了举子是忧心如焚,担心会不会重考,自己这次能中,谁又能保证再考一次还能中呢。

不中的呢先是暴怒,反应过来则是狂喜。发生了科举舞弊,势必要重新科考,那自己不就多了一次机会吗,不必多等一年了。还能自我安慰:看,我为什么没中,不是我学识不行,是这次考试有黑幕。压抑在心底的落第的苦闷,一下子找到了发泄的窗口。

晋王与幕僚商议后,认为程铭正势必是颗弃子了。一来是救不了,庆元帝亲命吏部尚书审理,谁这个时候敢跳出来去摸老虎须,晋王能保他不被诬陷已是极致。二来程铭正即便是清白的,可是沾上了科举舞弊那就是一辈子的污点,为朝堂不容,为仕林不容。就像是一碗汤里掉进了一颗老鼠屎,就算后来发现那是一粒芝麻,心里也膈应的很。

这让晋王不免气闷,程铭正这一倒,不仅是断他一臂,更是一下子打乱了他的全局盘算。

户部尚书年事已高,去年就递交了告老还乡的折子,按照惯例陛下留他一年以示恩宠,今年就会准了他的奏请。

本来程铭正是户部尚书最好的继任人选,能力够,资历够,他再背后推一把…可偏偏出了这么档子事。

撇开程铭正,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户部右侍郎梁端了,梁端此人能力倒是够,可他庆元十五年才任户部右侍郎,资历是他最大的短板,资历不够想坐上户部天官的位置只怕也悬。可除了梁端,晋王这边一时间还真找不出合更适的人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