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重新与苏然建立联系以来,李思远对她的动态便格外关注。今天,他无意间刷到了苏然刚发布的一条状态,那是一幅宁静的湖景图,配上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此刻,苏然正独自坐在环湖边的小茶馆中,与湖对饮,一个人、一张桌、一壶茶、一盏杯,仿佛旁边的一切都与她无关。仿佛置身于一个与外界隔绝的静谧世界。她回想起发现徐锐出轨后的第二年,曾一同驱车前往浙江探望双方父母。
那时,途径钱塘江,她的儿子便情不自禁地背诵起这首古诗,一家人共同沉醉在美景与诗意的交融中,赞叹着作者的精妙笔触。
然而,往事如烟,苏然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惆怅。她想,如果人生能够重来......因为那时徐锐对她的敷衍已经让她心灰意冷。
不久,苏然便收到了李思远的点赞、评论和消息。他热情地表示:“H城竟然还有如此美丽的地方,期待你哪天能当我的导游,带我一同看看这湖光山色。”
然而,苏然并未立即回复。她总觉得李思远的突然关注有些异常,这让她感到有些困惑和不安。于是她回复:“好的。”
得到苏然的简短回复,李思远既开心又惆怅。不过,他还是很快发来了消息:“那真是太好了,另外,最近过得怎么样?”
苏然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文字,不知道李思远的关心出于朋友之间的情谊,还是什么。但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她更愿意保持一定的距离。于是,她回复道:“最近还好,谢谢关心。等我有空了,再和你约时间去看湖。”
尽管苏然尽量保持冷静和礼貌,但她的内心却难以平静,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另一方面是穿越的事情,也不晓得那边的大家怎么样。如果有人因为她的到来,而变得不堪,那她会难受一辈子。
正当苏然沉浸在深思之际,徐锐的电话突然响起,然而苏然却没有选择接听,电话自动挂断了。紧接着,婆婆的电话也紧随其后,苏然匆忙调整思绪,接听后温柔地告诉婆婆:“妈,我还要一会,你们先吃,不用等我。”说完,她挂断了电话,重新投入到自己的思绪中。
天渐渐黑了下来,夜幕如同一块深邃的蓝色绸缎缓缓降临,将白日的喧嚣与繁忙一一吞噬。星光开始在天空中闪烁,点缀着这寂静而神秘的夜晚。苏然独自坐在湖边,凝视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思绪随着夜色逐渐深邃起来。
白天未接的电话和未完的思绪仿佛也在这一刻变得更加清晰,她静静地享受着这份独处的宁静,任由夜色将她温柔地包围。
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欢声笑语,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苏然抬头望去,只见一群人正在湖边呲着冷烟花,五彩斑斓的火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他们的笑脸。那些欢乐的声音和绚烂的火花,与苏然此刻的静谧和深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她并未被打扰,反而觉得这一幕增添了几分生活的色彩和温度。她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任由思绪飘远,而冷烟花的绽放和人们的欢笑,则成为了她宁静夜晚中的一抹亮色。
苏然抬手刷了一下手机,屏幕上的消息通知引起了她的注意。李思远发来了一条信息:“不知道你是否回去了,我刚刚下班,可有时间一起欣赏湖景。”
她轻轻地笑了笑,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快速回了一条信息:“已回,下次哈!” 发送完消息后,立马整理下东西,准备回去了。
但是此时,李思远已经到了,他正在湖边一家一家地寻找苏然。巧的是,在苏然刚走出门准备回家的那一刻,两人迎面撞上了。
“苏然!”李思远惊喜地叫住了正往外走的苏然。
“你怎么来了?”苏然惊讶地问道,心中充满了疑惑。
李思远微笑着解释道:“我发的消息是一个小时前的,想着你可能还在湖边,就过来碰碰运气。没想到,你真的在这里。”
苏然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李思远的用心,有些歉意地笑了笑,说:“真的很抱歉,我之前一直没有看手机。既然你来了,要不我们一起去吃个饭吧?”
李思远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他点点头,欣然接受了苏然的邀请。两人一同向附近的一家餐厅走去,心中都充满了期待。
两人就落座在小茶馆坐下来,点了几样小菜,开始聊起天来。
“今天怎么有时间来这里?”苏然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
李思远放下手中的茶杯,微笑的地说:“我问了下同事,他们说应该是这里。”
“哦,也是,H城人应该在抖音上都刷到过。”苏然说。
“你还记得我们大学的时候吗?”李思远突然轻声问道。
苏然转头看向他,带着一丝困惑的微笑:“当然记得,不过我们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李思远的脸上闪过一丝失落,却仍努力保持平静:“有,怎么会没有。只是你可能不记得了。”
苏然见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涩的校园时光。她试图缓和气氛,说:“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石峰公园拍照,那张照片拍得特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