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日晚竹喧 > 第64章 第六十四章

第64章 第六十四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江城的雨没停。

一夜虚虚实实的浅眠。清明一早,常吟风实在睡不着,从床上爬起来,头重脚轻地晃向阳台。

整个世界湿漉漉,冷冷地反光。此时雨比深夜小了点,细细密密、斜斜地飘,在空气中拉起了一张张透明的网,重叠在一起,模糊了远方。

常吟风站在栏杆旁,目光和思绪都钝钝的,望着江大校园出神。

江大也还没有彻底清醒。目之所及的广场与道路,行人稀稀拉拉,撑着伞,步伐梦游般慢悠悠。

心间明灭的焦虑复燃,这搅扰了她一整晚的情绪,并没有被雨打湿,反而随着意识苏醒,愈演愈烈了。

「后天,我想和你单独聊聊。」

现在该是「明天」了。曲河星想和自己单独聊点什么呢?

她甚至有些不敢确定,这个「单独聊聊」与感情有关。

常吟风想了一夜,或许梦里也在思考,预演了无数种可能的场景,又一一否定。

从她有限的经验及切身感受来看,一贯态度平静疏离的曲河星,不像是对自己有特别的情感。

哪怕是厌烦。

然而在她的认知里,沉默的人往往敏感,女性的身份又总能加强这一天赋。她不相信,自己对她的不同寻常曲河星毫无察觉。

所以,那也有可能是的吧?不然她们之间还有别的什么需要单独聊聊的呢?

昨晚自己下车后的那段时间里,她在想什么呢?为什么要和自己一起站在雨里,在微信上说不可以吗?

再一次陷入纠结。

晨风湿凉,吹得头发乱舞,眺望江大的视线被发丝扰乱。

常吟风毫无头绪,心思乱糟糟。她走回房间,将自己投到床上。

好想快点到明天,这种等待太焦灼缓慢,要把她烤干了。

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感觉太糟糕,焦虑像鸡皮疙瘩一般遍布全身,酥痒刺痛,心也茫然无措,无力感使得身体往下沉了沉。

今天她不想约江昀,不想再去打探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再一个人猜来猜去。

梳洗、早餐、出门,常吟风站在酒店门口,打开地图,随意选了个方向,随后打车去了江城南区的赤山风景区。

爬山、徒步,身体累了,也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遐想了。

赤山有烈士陵园,常吟风在景区外买了一束白菊。她没撑伞,也没坐观光车,怀里抱着花,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向上走。

此时还不到九点,又因为下雨,山路上行人稀少。偶尔有旅游巴士开过,鸣笛声嘹亮,惊醒林鸟,鸟鸣就伴随着扑棱翅膀的声音一并回荡林间。

山风拂面,四下环顾,只能看见阴霾残缺的天空、杳远幽深的来路和去路。

林间淅沥滴着雨,常吟风拉起了防风外套的帽子,低着头,边走边辨认路边丛生暗绿的苔蕨。

时不时有雨滴砸在头顶,隔着衣料,声音意外的空灵。情绪似乎也被此间幽静沾湿,不安稍解。

柏油路面漾着薄薄一层水光,仿佛能黏住脚步。

常吟风确实放慢了速度。四下太过安静,她凝神仔细听着黏滞的脚步声,忽觉此情此景似曾相识。

毕竟曾在秋雨绵绵的夜里,独自一人,在滕江之北的山间,发了疯一般奔跑。

那晚的山路,路灯惨白昏暗。深夜里杳无人迹,万千林木沉默着听风心碎的回响。

“呼……”常吟风突然停住脚步,深呼吸一口,心有余悸地抬头看。

其实比起欺骗,明确的拒绝,倒也更容易让人接受了。

只要是真诚的……

常吟风目光越过滴水的林梢——灰墨色的云层缓缓游动,有风。

转了转手腕,檀木珠发出咯吱咯吱的摩擦声,她低头看,轻轻一笑。

是谁以前安慰自己时,反复告诫自己,要「不执」;又是谁,鼓励自己「锲而不舍」?

都是自己。

她昨晚并没有全说实话。这串念珠,小学时就已属于她,可是直到高一,才被她长戴手腕。

数年时间沉溺虚无,每当人群拥簇,开心大笑之时,裂缝也一刻不停,如藤蔓四下攀爬。所幸珠绳束缚住分崩离析,檀木香温和安神,贝叶书愈合创口。

蔽日浮云终将散去,天会晴。

所以如果,只是说如果。哪怕希望微茫,她想曲河星如果愿意接受自己的话,那她一定会跟她如实讲起那段过往。

把更真实、完整的自己展示给她看。

或许是昨晚连做梦没敢设想这一种可能,此刻一想到,常吟风忽而觉得浑身轻飘飘的,还有点热。

她忍不住又笑了,脸跟着泛起红晕。

至于被拒绝……这样的预案她早做了无数个,连怎么礼貌告别都想好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用再胡思乱想,庸人自扰了。

静等明天。

等一个真实的答案。

身后传来悠长的鸣笛声,没多久一辆观光巴士从她身边开过,车上闹哄哄的,小孩子叮叮当当的声音撒了一路。

常吟风从沉思中回过神,抬头看了一眼。车子渐渐远去,几个调皮的孩子将半颗脑袋和手臂探出了车窗,在雾气沉沉的半空中挥舞。

很快他们撤回了身子,车子又鸣响两声,在前方不远处的坡道向右拐了个弯,就消失了。

走上那段山坡,才发现刚刚车子转弯的地方是个三岔路口,道旁立着指引路牌。

烈士陵园往左,停车场往右,常吟风便沿着左边山道继续前行。走了几百米,又看见一个路标,木牌的尖端指向右侧。

右侧是林木苍莽的陡峭山坡,有条一米多宽的石板路,笔直地通向密林深处。远远地可以听见其上有脚步声、说话声,但被枝叶遮挡,看不见人影。

常吟风敛了心思,紧了紧怀里的花束,脚步一转,便踏着微微生了苔痕的阶石,小心地步步上行。

约摸还剩十来阶,一抬头,纪念碑的圆顶忽而出现在眼前,随着脚步,渐渐露出其下刻满字的碑面。

踏上最后一级台阶,常吟风掀下遮雨的帽子。她上前,在纪念碑基石边放下白菊,退开两步,站在一旁,仰着头默读纪念碑文。

陵园四面种植了一圈高大的古柏,在雨中绿得发黑。巨大的纪念碑后,整齐排列着小小的墓碑。三三两两的人,安静地驻足雨中,浏览着墓碑上的姓名与生卒年。

似是有一群孩子要上来了。身后隐约传来细碎的童声,并不吵闹,刻意压低的声音落在林间,此间幽静反而被放大了似的。

常吟风回头看,台阶处还没有冒出一个个小脑袋,她转头继续默读。

微雨飘落,头顶蓬松的发丝粘上细小的雨珠,看上去像是铺了薄薄一层白砂糖。

终于,孩子们到了,在常吟风身后的空地上,簇拥在一起,小声交谈的声音嗡嗡的。

常吟风这次没回头,向一旁平移了几步,给孩子们让出位置,斜仰着头读剩下的几列文字。

“同学们,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赤山烈士陵园。一百五十五位革命先烈正长眠于此,所以接下来请大家不要大声喧哗,排好队,按顺序依次献花。”

一道略微磁性低沉的女声在身后响起,音量不大,可能再走远一点就会听不清。常吟风惊觉这声音有点熟悉,昨晚可能听见过。

她蓦地转头看。

曲河星站在侧后方,身形笔直。

和身旁另外几名大学生一样,白衬衫扣到最上一颗扣子,胸口处别着小小的蓝色金属徽章,黑西裤一丝不苟。

她今天将长发扎起了高马尾,神情肃穆,与平日一副万事不关心的精神面貌判若两人。

曲河星余光随意扫过斜前方的人,刚欲开口,唇间短促地发出一道微小气声,止住,瞳孔一缩。

她怎么也在这?

两人隔着短短数米对视,都愣了一下。曲河星没像往常那样与人微笑着颔首致意,只抿着唇,视线稍稍往下一沉。

也算是打过招呼了。

常吟风唇角往外细微地扩了一下,对着曲河星低垂的眉眼露出一个很浅很短暂的笑,作为回应。

曲河星没再看她,转回头,迅速撇开无关思绪,在心里整理着等下的讲解词。

低头看着孩子们一一献花完毕,曲河星这才缓缓讲起了这座陵园的由来,讲起了那次惨烈的战役。

她语速比平日说话还要慢上几分,像是一边在说一边在回忆当年的情景。她口中是比碑文更详尽,更有情感温度的历史。

常吟风挪了挪脚步,垂手站在孩子堆外侧,旁听着讲解。

渐渐地,先前纪念碑后零星的人也跟着站到了附近,专注地听着。

直到人都散去,头顶彻底濡湿,常吟风低头下台阶,从包里拿出纸巾擦头发,曲河星走过她身边,终于开口说了今天见面后的第一句话。

曲河星问她:“没带伞吗?”

“带了,雨不大,就没有撑。你呢?”常吟风偏头,展颜一笑,递给曲河星纸巾,示意她也擦擦头发。

她原本还以为曲河星说今天没空只是托辞,没想到是真的,而且还是这样的志愿活动。

曲河星眉尾一挑,又看了她一眼,伸手接过,轻声道谢。

隐约觉得常吟风刚刚的笑与之前的都不太相同,有种陌生又亲切的感觉,在湿漉漉的天气里,突然包裹住她。隔绝了山风与水汽,温暖舒适,像冬日里晒得暖乎乎的棉被。

“哦……在车上。我们要去下一个目的地了,再见。”

她仍有些没回过神,木然地说完话,径直加快步伐跟上了前方大部队——孩子们跑太快,安全着想得跟紧一点——留给常吟风一个远去的背影。

“……再见。”常吟风略略擦干发表,重新拉起帽子遮住头顶,对着曲河星的背影小声说。

*

周五这天,滕城阴云密布,但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八小时内无雨。

午饭后,老人擦着嘴,看了一阵撑着脸侧头笑的钟暾,提醒她:“你们出门还是记得带把伞,骑车要注意安全啊,不要骑太快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