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挨过了军训第一周。除了身体累,还有周末无法回家的心累。
太阳辣度不减,好在教官已经混熟了,偶尔的小动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9月11日,钟暾比平时起得要早一些。她轻手轻脚地下了床,走去阳台,缓缓地将玻璃门重新拉好,关得紧紧的。
一轮浅淡的月牙还挂在天边,而金色的阳光已普照大地。天空像是浸在清水中的蓝玻璃,天际有白色的微云。
校道上,已有稀稀拉拉的学生,向着教学楼走去。有早起的蝉,也躲在不知名的地方开始鸣叫。远处的体育馆,银色的圆顶熠熠生辉,随着日头渐生,向着不同方向反射出耀眼的光。
好在朝阳并没有多少温度,所以气温不算高,甚至有些清凉。室内外并没有太大的温差,外墙上的空调外机没怎么响。它也该休息了。
站在阳台远眺,对面是一个广场,广场另一侧是综合教学楼。近看,视线刚好与一棵水杉的树梢平齐。水杉树干笔直、叶片深绿、郁郁葱葱,有一种无止境的向上的力量感。
钟暾冲着水杉眯了眯眼,跟它也道了声早安。
往年的今天,爷爷总是会在早上为自己煮一碗面,再加两个煎蛋。不知道今年是不是依旧如此。
对面接起电话,很快认出了是钟暾,慈爱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小太阳,生日快乐……”
钟暾忍住鼻酸,声音轻轻的,软软糯糯,像儿时那样跟爷爷撒娇,老人开心地笑着。
钟暾的泪无声无息地淌了下来。
“好,我等下就吃。爷爷,把手机给宋阿姨一下好吗?对,就是你身边的宋阿姨,可以把手机给她一下吗?”钟暾语气轻柔耐心。“宋阿姨,早上好。麻烦把面放进冰箱里好吗?晚上我回来……没关系的,放着好了……”
她打完电话,站在阳台上,望着水杉出神。玻璃门被轻轻叩响了,她转回头。
程如箦站在玻璃门后,一手端着水杯,看见自己的那一刻,本来有些惺忪的眼睛突然睁大了。
她快速垂下眼睫,重新看着钟暾时,神色已恢复如常。
钟暾冲她笑笑,拉开玻璃门,走回宿舍。大家都起床了,热火朝天地洗漱着。
程如箦走到阳台,接了半杯热水,混入半杯冷水。接水的时候,她回想着刚才那一幕——钟暾的表情有些茫然,眼睛是红的,像是刚哭过。
她一边喝水一边走回座位,体贴地不再去看钟暾的脸。
*
微波炉“叮”一声响,钟暾小心翼翼地从中捧出来一碗面。
汤汁已经被面条吸干,早上根根分明的面条,此刻已经粘成一整个大白团子。顶上两个煎蛋,吸足了汤汁,被泡得有些臃肿,不复刚出锅时的精气神了。翠绿的小葱变成黄绿色,三三两两,黏在面团上。
钟暾坐在餐桌前,用筷子挑了挑,试着夹起一绺面条,半空中却断掉了。
她干脆俯下身子,嘴贴着碗沿,将面往嘴里划拉。
“慢点吃,别着急……好吃吗?”对面坐着的老人慈爱地笑着,目光摩挲着钟暾的头顶。
暖色的餐厅灯照在他苍老的脸上,钟暾有一瞬间恍惚,像是回到了八岁生日的那个早上。自己是哭着吃完了爷爷煮给自己的面,然后离开的。
“暾暾好好读书,爷爷等你过年回来,给你做好吃的。”她背着小书包回头,老人站在楼道口,笑着朝自己挥手,目视着自己上车,远去。
还好,她终于还是回来了,待在滕城,一直。
“嗯,好好吃啊,爷爷。”钟暾抬头冲他咧嘴笑,嘴角一根面条拖到了下巴。她吸溜一下,只吸进小半截面就断掉了。她便伸出手,有些调皮地将面捏住,一仰脖子丢进了嘴里。
“饭前洗手了吗,就用手抓。”爷爷笑嗔。“快点吃,不要玩了,吃完赶紧去上学。”
“好……”
爷爷似乎把盐放多了,钟暾在心里轻笑,心底一片温暖。她往嘴里刨动着面条,不忘三下五除二将煎蛋也吃了,碗底很快干干净净。
看着老人家笑眯眯的脸,钟暾心满意足地打了个饱嗝。
“快把嘴擦擦,别迟到了。书包呢?红领巾呢?”
“哦,我马上就去,爷爷。”
钟暾回房间找出一个布质有熊猫图案的书包,艰难地背在了背上,她又将红领巾围在了脖子上,转过身,对爷爷挥挥手。“爷爷,我上学去啦!”
“好,我家钟暾已经是大孩子,会自己上学啦……今天生日,让老师给你两朵小红花哟!”
“好!我知道了。”
宋阿姨跟到了门边,将钟暾送到了楼梯口,取下她的书包和红领巾暂放门外的架子上。
临出门前,钟暾回首,餐厅里老人正在收拾她留下来的碗筷。
“宋阿姨,我先回去了。”
“嗯,这么晚了,一个人要注意安全。以后就开车回来吧。”
“嗯。”
钟暾转过身,沿着昏暗的楼道步步下行,眼泪倏地滑落,滴到脚下的尘埃里。
*
回到学校已经快到十一点,宿舍要熄灯了。澡也还没洗,钟暾加快了步伐。
进入学校大门后,钟暾走了几步,还是忍不住回头。远远望过去,门卫岗亭不远处的停车场上,果然一辆崭新的白色X5停在那里。
昏暗的光线中,依旧白得惹眼。
她收回视线,向着宿舍楼跑去,迷彩服的裤兜里,车钥匙一晃一晃的。
钟暾没命地奔跑,穿过无人的广场,穿过漫长静寂的林荫道,她扎起的头发不知道什么时候散开了,发丝随风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