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翻译不到两句,就要疯狂查资料。
往往一个术语还没搞清楚,在它的解释中,又会突然冒出几个看不懂的名词。
推己及人,她看不懂的,很可能自家技术人员也会觉得陌生(毕竟技术体系不同)。
于是,好不容易搞明白时,她往往已经在后面贴了海量的名词释义……
叶卿深深觉得,她当初写论文都没这么用功过。
才开始没几天,她就感觉到发际线堪忧了。
这天,叶卿又被一个没见过的名词难住了。
正唉声叹气间,看到最小的男孩科林的眼神,她突然惊觉自己这两天的状态太差,影响到她们了。
叶卿整理了下抓的乱糟糟的头发,扬起一抹笑,对科林招了招手。
男孩儿乖巧的走过来,仰头看着她,灰色的大眼睛里盛满担忧:“摊主大人,您最近遇到麻烦了吗?”
“没事儿。”叶卿笑着揉了揉男孩柔软的头发,从兜里拿出一块糖果递给小朋友。
“我最近在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有点难。”
“学习啊,”科林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羡慕的神情,接过糖果礼貌的说:“谢谢您。”
“乖,玩去吧。”
看着科林蹦蹦跳跳跑向伙伴的背影,叶卿往自己嘴巴里也塞了颗糖。
甜甜的味道让人心情不自觉的放松。
叶卿发了会呆,又继续沉浸到翻译大业中。
忙着忙着,她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晚上收摊时,叶卿叫住青:“你们中有人还在上学吗?几时开学?”
青愣了下,说:“我们没有上过学……”
“为什么?是没钱吗?这里没有义务教育吗?”
“义务教育是什么?”青诧异的问,“网上是有免费的课程。但是只能在全息世界的基础课堂学习。我们没钱买设备,网吧也不让未成年进……”
听到这个原因,叶卿沉默了。
第二天,摊子摆好后,叶卿叫住雇员们,把她们分成了两组。
这群孩子一共有六个人,分别是:
纱织,女孩,十八岁;
青,男孩,十七岁;
尤金,男孩,十五岁;
米基,男孩,十三岁;
妮娜,女孩,七岁;
科林,男孩,四岁。
纱织领着妮娜和尤金一组,青领着米基和科林一组。
一组照常卖货,一组上网课。每隔一小时轮换一次。
叶卿拿出了三个全息头盔。轮到的孩子们就在她身后排排坐,一人一个月亮椅,坐在里面老老实实上课。
看到头盔时,孩子们的眼睛都直了。
就连来买烤肠的客人,也忍不住酸唧唧的说:“摊主是把这群小混混当自家孩子养了。”
这个世界,可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得起全息设备的,哪怕是最便宜的头盔。
叶卿听到这话,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叶平安哭红的眼睛,立刻警醒。
她不能再养孩子了。不然分别的时候,大家都难受。
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只把这些孩子当员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不过这些孩子也跟叶平安不同,她们彼此才是最亲近的家人。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旁边陪伴学习,叶卿觉得没有那么烦躁了。
随着学习的深入,翻译进度渐入佳境。
叶卿白天翻译,晚上则在全息仓内跟着穆师傅练习射击。
渐渐的,两者都找到了乐趣。
一年后,叶卿终于翻译完了两份资料,迫不及待想要回去了。
把军队这一星期的货提前送完,和青他们几个说明这几天要出去进货。
叶卿回家了。
终于回到家,怎么送出去又难到了她。
她暂时还不想暴露自己。
若是找个快递站把东西快递过去,除非她会变身。否则以我国的侦查能力,想要找到她只是时间问题。
若是传送到国外,让系统模拟个身份邮寄回国。万一半路丢了,或者被敌国截获,她能心疼死。
思来想去,叶卿最终选择了最奇葩的一招。
她先买票,假装去首都旅游。伪装成普通游客,在首都逛了一大圈。
她还饶有兴致的参观了一番故宫。
三天后,叶卿坐高铁回家。
当天晚上,叶卿用衣服把自己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了起来。
脚上穿着登高鞋,手上带着厚手套,连脑袋上都绕了好多层围巾。
只留下一双眼睛,还带了付墨镜遮挡。
为了更加不着痕迹,她所有装备都是从废土世界买的。
叶卿把所有装备放在一块崭新的摆摊布上,围成一圈,自己站在中间,用装备进一步遮挡身形。
接着,她深吸一口气,带着所有东西一起闪现到了正大光明殿。
当叶卿带着东西出现的一刹那,故宫的警报系统尖锐的响了起来。
不到两分钟,安保队伍赶到现场。
此时,叶卿已经传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