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点月俸可不及流觞给我的十分之一,”百晓生露出邪魅的笑容,身体向前倾,得寸进尺地上手摸曲止的脸:“是不亏,但是流觞,你给得报酬我可以不要,现在我更想要你。”
曲止一把打掉他的手,厌烦地说:“无聊,你赶快回去吧,没事别来找我。”
百晓生却不以为意:“不是吧,这么狠心,前几次你不也是很欢愉不是嘛?”
曲止突然黑了脸,愤怒地吼道:“闭嘴!此事不许再提!”
百晓生连忙道歉:“好好好,我的错、我的错,我这就走了。”说完,便匆匆离开了马车。
百晓生走后,曲止对车夫说道:“回府。”
次日下完朝后,曲止来到萧珩的御书房,准备开始给陛下上课。而百晓生则托着腮帮子,趴在御书房的窗外,好奇地张望着里面的情况。
“不愧是我看上的人,连教书的样子都如此迷人。”百晓生低声自语道。
曲止轻声说道:“陛下,今日我们将学习《大学》中的第二段,请您打开书本一同阅读。”
萧珩翻开书本,默默地念了一遍:“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曲止解释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想让子民对您的德行有深刻认识,必须先管理好国家。”
“致知在格物的含义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仔细观察和研究各种事物的本质,通过实际体验和探索来开拓视野,从而增长见识。”
曲止微笑着说:“好了,今日的课程就到这里结束了。陛下,臣告退了。"
萧珩点头表示明白,并感谢道:"朕受益匪浅,曲爱卿请慢走。”
趁着顾怀安去校场训练士兵的时候,萧珩在自己的书房里小憩了一会儿。
午膳过后,顾怀安回到了萧珩的书房,坐在书桌前开始处理一堆奏折。他专注地阅读着每一份奏折,嘴里还叼着一支毛笔,认真地做着批注。
萧珩则在一旁练完字之后,站起身来,走到书桌前。随意地拿起一个折子,打开一看,上面写着:
臣有事启奏陛下,前些日子陛下登基花销甚大,使得礼部现有银两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臣斗胆请求吾皇恩准增拨银两共计一万两,用以弥补当前缺口。
臣不胜感激,谨候圣旨下达,愿吾皇福寿绵长,国祚永昌。
礼部尚书周时澈敬启
景和元年冬月十三日
顾怀安批注:不允
萧珩:“……”
萧珩有点小无聊,就让小桂子把棋盘和棋子拿来,又把百晓生叫进来,俩人准备下下棋。
萧珩随口问:“你今年多大啦?”
百晓生回答:“卑职二十七了。”
“也不算小了,成家没?”
“还没呢。”百晓生看着萧珩一直举着棋子,不知道往哪放,就问:“陛下想怎么玩呀?”
萧珩说:“朕就玩过一种,就玩这个吧。”
百晓生好奇地问:“敢问陛下玩过哪种呀?”
萧珩回答:“五子棋。”
百晓生有点尴尬地笑了笑:“陛下年纪还小,要是想学围棋,卑职可以教您。”
萧珩说:“不用,就玩这个。”
百晓生心里暗暗嘀咕:“陛下这小孩子脾气,我到底是该输还是该赢啊?”
“是,那请陛下先选。”
“朕已经选好了,我执黑棋。”
于是两人下了半个时辰。
顾怀安处理完事情,看到萧珩在下棋,气不打一处来,走上前说:“臣这边忙得要死,陛下竟然在这里悠闲地下棋。”
“我看看,下的啥。”
等顾怀安看清楚萧珩下的棋后,大吃一惊:“嗯?哈?下的五子棋哈,真是高手对决。”
这时百晓生说:“这次是卑职赢了,陛下承让啦。”
“嗯。”萧珩抬头看了看顾怀安,“辛苦王爷了,一起来玩吧。”
百晓生见状,赶紧把位子让给顾怀安,心里暗暗骂道:“这该死的五子棋!老子这辈子都不想在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