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冷了。
。
11月29日,晨扉读书会的主理人杜晨斐接到了一个电话,来电人自称丁如灯。
杜晨斐听到这个名字,心里一颤,挂断电话,她立马打给了自己的姐姐,杜时阑。
杜时阑正在换衣服,准备去办出院手续,听完妹妹说的事,她有些激动,但又存疑,“不会是骗子吧。”
“来电人说她现在就在A市,17:00左右可以见一面。”
杜时阑看了眼左手的腕表,16:05,她说,“好,我现在就过去。”
办公室里,杜晨斐提前泡好了茶叶。
杜时阑坐在沙发里,问她,“以前联系不到的人,现在却主动找到我们,你不觉得有点奇怪?”
“可能这就是缘分吧,也许她之前不想露脸,现在改变了观点,现在不是有很多作家上综艺参加活动么。”
“我以前找过她的编辑,编辑当时跟我说,他们对丁如灯都是宠着惯着,对她不办签售不露脸无可奈何,谁让她的书火。我总觉得她是那种什么都不缺的人,这次……”
杜晨斐的秘书敲门,“老板,丁如灯女士到了。”
“好的,快请她进来。”
杜时阑站起来等候。
丁如灯被秘书领进来。
她身形窈窕,穿了条波西米亚风的半身裙,外头是一件棕色的羊绒大衣,戴着一顶同色系的渔夫帽。
长发散在肩上。
看相貌,大概是35-40岁。
杜时阑见到她的第一眼,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丁作家,我是晨扉读书会的主理人杜晨斐,这位是我的姐姐,杜氏集团的董事长,杜时阑。”
丁如灯听到杜时阑的名字,向她看过来,面对国内知名企业家,她的目光不是像其他人一样充满敬畏,而仅仅是好奇。
“您好,杜董您好。”丁如灯与两位握了手。
杜时阑坐下,丁如灯和杜晨斐一左一右坐在她两侧。
丁如灯坐下后,摘掉了帽子,杜晨斐的办公室采光好,杜时阑敏锐地观察到她的发丝中闪着蓝色的光泽。
那种异样的感觉越来越浓烈,甚至让杜时阑有些不安。
三个人边品茶边聊天。
一般人面对杜时阑,都会在她身上体会到压迫感,从而导致畏手畏脚,神态紧张。不用说她的员工,就连她的妹妹杜晨斐都是这样,从小她就对姐姐又敬又怕,总是担心在她面前犯错。
但在初次见到杜时阑的丁如灯身上,杜晨斐看不到一丝惧怕或紧张,相反,她在她身上看到了不同于杜时阑的另一种力量,一种松弛舒展的力量。
如果说杜时阑像沉寂的冰山,那她则是不息的流水。
杜时阑问,“丁老师对晨扉读书会有兴趣?”
丁如灯说,“实不相瞒,我正在构思新书,书里的内容与Q市的民俗相关,听说Q大的褚画梁博士偶尔会做客晨扉读书会,我便萌生了请杜老师牵线搭桥的想法。褚博士深居简出,可是不容易见到呀。”
杜晨斐心里吐槽,你们俩在隐身这方面,算平分秋色吧……
要不是她与褚画梁同学多年,有过一起调研的艰辛经历,她也是请不动褚博士加入读书会的。
她看了眼杜时阑,只见她点了点头,于是姐控杜晨斐说,“丁作家加入读书会,我们求之不得,下一次的读书会,就办成丁作家专场吧。”
丁如灯笑了下,说,“我没问题,只不过……”
杜晨斐给她添了茶,一抬头,竟然看到丁如灯的眼睛变成了浅蓝色,她还来不及惊讶,就听丁如灯说,“虽然不说出来也没人知道,但我还是先告知二位比较好,我是异族人,两位要是不介意,那就真的没问题了。”
杜时阑这才明白这种熟悉而异样的感觉从何而来。
心里有根弦突然崩坏了,琴声哑了。
宇臻喜欢的作家,居然是异族人。
杜晨斐难以置信地看向杜时阑,她知道姐姐最恨的就是异族人。
杜氏集团的招聘公告中没有明说不要异族人,但他们没有一人能通过面试环节,大约在两年前,杜氏遭到关于“种族歧视”的投诉,杜时阑愤然通过媒体发声,“我们杜氏,不会聘用危害社会的危险分子。”
这份言论当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她得到的不是指责,而是支持。
丁如灯的话音落下,办公室里久久没有人说话。
杜晨斐感到杜时阑周围的空气紧绷起来,像无数条看不见的细线构成的网,这些隐形的细线还在向外扩张,割痛了她的脸。
但丁如灯好像丝毫未觉,神态自若。
她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将杯子放好,静静地坐着,等一个答案。
为什么,到底为什么,要主动联系她们,加入读书会?
难道她就没有别的方法联系到褚画梁了?
杜时阑还是没有想明白,不仅如此,她的脑海里还出现了另外一个异族人。
那个同样有着蓝色头发、蓝色眼睛的小狗仔。
呵,真是叫人不快。
丁如灯并没有等待多久,便听到杜时阑说,“我们不介意。”
作家女士抬眼,冲着杜时阑笑了笑,她的眼睛变成了棕色,语调依旧温柔,“谢谢,那就先不打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