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机器人很快把房间收拾好,带着一堆垃圾“轰隆隆”地转了出去。不大的房间当中弥漫着难捱的寂静,陶初然的手捏着自己的衣角,紫菀则抬头看向墙壁上刚回到原位的人偶。
两人明明没有对视,但是却都关注着彼此的动向。
该……怎么说呢?
这一大段表白心迹的话语完全超乎了陶初然的想象。也直到此刻,陶初然才猛然意识到“神奉”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她以为的神奉:遵守她颁布的政令,尊重女王(至少看上去不会强迫她),她不想暴露女王的身份还会帮忙遮掩,虽然某些地方(特指人偶)有些奇怪但勉强可以算作个人爱好?总之还算是能沟通的范畴。
而实际上的神奉,哪怕她的一言一行都要揣测,在她不同的想法之间反复横跳,一旦觉得违背了她的意愿就要死要活,天天觉得自己犯了罪需要被制裁,自愿入狱最后还把难题丢给她。
真是大可不必。
但尽管如此,陶初然还是对神奉充满了钦佩。她几乎觉得,这可能是公民能够达到的最“正常”的状态了。
至少就算到了此时,面对可能对他们产生厌恶的女王,紫菀还能够保持尊重,没有情绪激动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来。
他像被绑在了刑具上,动都不动一下。就算在向神明索要结果,也没有做出任何陶初然讨厌的事情。他没有靠近、没有接触,就好像迷茫的信徒,无论他的神明给出怎样的答案,他都会全盘接收,不会反驳一句。
但问出这样问题的神奉,本来就是不对的。
陶初然确实不想听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她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这个信仰就是假的,她也并非神明。她只是一个懦弱的、心思反复的人类,她在处理问题时也会犹豫,她的想法也朝三暮四、经常改变。这意味着神奉如果想要追逐她的意愿,在理论上来说就是不可能的。
就如同此刻,她想要听到紫菀真实的想法,却又不愿意听到神奉对女王的追逐。这很矛盾。但这就是人类。
怎么能指望一株植物去理解人呢?
他们的迷茫如此理所应当,身为人类的陶初然也并不能为他们拨开迷雾、指引方向。
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陶初然知道这对紫菀来说是个相当大的打击。他用最真诚的心来满足王的意愿,虔诚地认为王是最完美的。这样的信仰如同美丽但虚幻的泡影,没有见到真人之前还能做着一个自圆其说的梦,一旦见识到了人类的反复无常,这个幻影一戳就破,不能再脆弱了。
尽管紫菀也意识到了信仰崩塌,可是长久养成的习惯还在苦苦支撑。王讨厌他了,他就不该存在。王不喜欢说话,那他就不需要她发问,将血淋淋的伤口和罪孽拔出来给她看。
可是这全是王不想看到的。也是他私心使然,想要遮掩的。信仰与本能相对抗,理智与感性相撕扯,任谁都无法承受这样的痛苦。
但女王在他对面,她还愿意和他留在一个房间里。
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为了这样的猜测,无论多久紫菀都愿意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紫菀眸子里的紫色暗淡了下去。他意识到了什么,为难王并非他的本意。
“您……”
“紫菀……”
陶初然同时开口。因为不太擅长应对这样的事,她确实花了一些时间来组织语言。
鼓足勇气开口已是不易,被打断以后陶初然刚刚的心理建设基本上白做了。
“你、你先说。”她礼让起来。
紫菀愣了一下,按照他的想法理应是王先表达她的意思。可是王都这样说了……
紫菀依然无条件服从王的决定。这正是神奉的教导。
“您不需要顾虑。”他尽量把声音放得轻柔,“信奉您是我们的选择,与您无关。您也没有必要回应我们,尽管……”
尽管我们是如此渴盼您能注视我们、肯定我们。
“尽管迷茫,但是信仰也给我们带来了好处。神奉忠于职守,承受能力也出类拔萃,虽然不能避免狂化,但进程往往比其他人慢一些,也因此容易在一些领域有所建树。所以哪怕没有方向,您也永远是我们追逐的辉光,我们爱您,希望您能过得更好,这本身就是莫大的宽慰了。”
就像现在,痛苦与焦灼焚烧着他的心脏,但他永远愿意后退一步,让王能够自由的做出发自内心的选择,而不必被桎梏在这个小小的房间、神奉不可言说的执拗中。
这话说得很不像紫菀,甚至不像自私自利的公民。比左右生死更难的是改变意志。如果这都不算神明,那么神明又能做到哪一步呢?
“紫菀,”陶初然又等了一会儿,确定他真的说完了,这才开口,“你们,真的知道什么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