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夏天的这次回归,许鸣鹤主要是给身边的人和粉丝做点心理上的铺垫。
对身边人:我不擅长也不喜欢给团写歌,但把它当做一种直面责任的挑战好像还可以。
对粉丝:抛出一个“许鸣鹤不喜欢Eden这次做的风格”的谈资。
然后他就可以观察了,队友与同事们对他在制作上发挥作用是真心支持还是嘴上说些场面话,粉丝更喜欢哪种风格,如此种种。
一边观察一边继续写歌,不耽误事。
还没等他得出结论,东国大学学生会的消息就来了:在?回归结束了吗?有空来校庆吧?
许鸣鹤:虽然校庆定在九月这才八月初,但我想我的经纪公司会留出空来的。
学生会:那什么时候定选曲和现场设备?
许鸣鹤:九月初怎么样,提前三周。
去除了KQ临时变卦开天窗风险的学生会还想讨价还价:八月都没空?暑假的时候更方便的。
许鸣鹤:后面几天每天都有行程,不好安排,下旬又要去美国,对了,接了我的项目委托的朋友,东西做得怎么样了,我用来跑kcon的表演视频,给你宣传一下?
许鸣鹤玩笑似的发送deadline攻击,在项目组里的学生会成员发出了尖锐爆鸣:这才几个月,没那么快!而且固定镜头的练习室也就算了,要配合不停换角度的运镜,还早着呢。
“还有在kcon前重做造型的人,这会影响定位的吧。”郑友荣舀了一勺汤饭,说。
八月的kcon定在洛杉矶,出演的组合大多提前一天到,在酒店休息加倒时差,上半年刚在欧洲巡过一圈的ateez对时差适应得还好,稍作休整就去酒店附近的韩餐店解决五脏庙问题了。倒不是他们口味有多传统,演出在即肠胃又不是特别□□的话,人便会倾向于摄入熟悉的东西,新鲜的口味可以等表演结束了再尝试,那样就算消化不良也不会耽误事,巡演的时候都是这么干的。出去吃韩餐,或者点酒店的客房服务,一般是比较稳妥的口味。
“重大日子前做新造型,是伞的仪式感。”许鸣鹤悠悠道。
半个月前还是一副金毛狮王模样的崔伞在飞美国前把头发剪短又染黑,向乖巧猫咪的路线靠拢——如果不是那像是在健身房里腌入味的肩背线条,单看脸许鸣鹤就勉强信了。
崔伞:“那哥的仪式感呢,在冬天留长发?”
郑友荣:“你还不如说在夏天喝热美式。”
正在喝热美式的许鸣鹤放下杯子:“这是方便让粉丝捕捉特质,就像我们这次上kcon。”
因为不同的身份下要用不同的人设,甚至要展现出不同的音乐取向,隔个十来年就做一次改变对许鸣鹤来说是难免的,最容易维持下去的是“喝热美式”这种无伤大雅的特立独行,类似的,虽然ateez有概念,但概念、世界观、曲风这些东西受创作团队的成员变动、水平波动影响,也要看市场眼色,所以ateez最容易维持下去的卖点是:
卷。
《guerrilla》反响尚可主要是欧美粉丝可以溺爱曲风,东亚粉丝可以溺爱努力,既然如此,在近期的大型拼盘上再卷一波好了。
在这次的kcon上,每个团有三十分钟的表演时间自行安排,他们在确定了“卷”这个路线之后,就顺滑地做了一系列安排:把talk时间压缩到最短,尽可能地塞经典曲目,像kingdom版本的《wonderland》,刚回归的新歌《guerrilla》,早年热曲《say my name》《HALA HALA》什么的,尤其《say my name》和《HALA HALA》跳得次数多了,干脆来个二连,两首歌塞到一首的时间里,能加速的曲子再加个速,出道都四年了,可以上上强度了。
不过三十分钟的时间全是劲歌热舞,对于来看他们的人是值回票价了,听感上却可能审美疲劳,中间还是要塞点相对没那么激烈的,《wave》还是《the days》?
“试试《open the sky》如何?”许鸣鹤提出了另一个主意,“我清唱。”
队友们:好!
如果说热美式是许鸣鹤有意保持的小习惯,那“要搞点什么性价比高的操作吸引一下粉丝?让许鸣鹤清唱吧”就是他做任务期间身边人渐渐形成的共性了。刚好,《open the sky》伴奏存在感不高,不像《the days》少了器乐部分会少些味道,唱功不强的成员分到的是唱准调就不会有问题的part,对演唱能力要求高的部分,有靠谱的双主唱。
于是就这样定下来。飞往美国的时候,大家都带上了手麦。
定制手麦来自许·钱又不像积分能带到下辈子·鸣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