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雪应声,把荷叶拿走了。
出门时,宋玉酌带了荷叶,想了想,又把焦灵龙给她的枪带上了,就放在小手提包里。
手提包她有好几只,有阿哥和姆妈送的,也有许青送的,平常去玉鹤园她从不带东西,鲜少提包。
眼下用来装枪,倒是正好。
宋玉酌是叫墨雪去给她准备的。
而墨雪取的是柜子最外边的一只,恰好就是许青送的白色小羊皮包。
宋玉酌随意看了眼,也没觉着不对,在她眼里,反正都是手提包,只要搭配得上衣服,没什么区别。
玉鹤园的伙计看见他们的小老板抱了一摞子荷叶,也都很诧异。
宋玉酌放下东西,吩咐道:“今日做荷叶鸡,菜市场待会会送几笼童子鸡来,菜牌现在就挂出去。”
“是,我马上去。”负责跑堂的伙计应声。
宋玉酌在后厨忙了起来。
每次只要进了厨房,她的心就能定下来。
定下来了,就能想通很多事。
鸡交给水台伙计去处理。
宋玉酌把杀好洗好的童子鸡用秘制腌料腌制起来,放在一旁。
童子鸡每只不过就两三斤左右,用大火蒸十分钟,再焖上一会儿,就能出锅。
这样蒸出来的鸡肉鲜嫩,鸡皮色泽金黄,浸出来的汤汁足够透亮,还带着荷叶香,很诱人。
宋玉酌先做了一只,给后厨的人打个样,又让主厨做了一遍,确认今日当值的主厨掌握得住了,然后就去忙其他的。
“小老板,过几天就是端阳,今年咱们弄点什么新花样?”
负责采买的伙计沈满问宋玉酌。
自打小老板接手玉鹤园,不仅平日里总会出新菜,逢年过节的,更是在菜品上巧思设计。
譬如去年,小老板用五彩丝包粽子,每四十只绑一捆,个个精巧好看,独具风味。
其中还有个最大的,叫粽娘,是用金丝蜜枣做馅的,不仅好吃还赏心悦目,更是好兆头。
今年不知道又会是什么安排,大家伙都很期待宋玉酌的新点子。
“年初的时候我晒干了马蹄,磨了两罐马蹄粉,就放在地窖,今年咱们用马蹄粉做珍珠,裹在糯米里做馅儿,珍珠寓意好,圆润美满。”
而且口感和味道都不错,水煮也不会破。
等客人咬到时,‘珍珠’就会在嘴里爆汁,香甜可口。
沈满听了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
宋玉酌又问:“上次在酒楼里闹事的那些人,查到是谁指使的了吗?”
沈满回她:“查到了,这次是跟去年腊月开张的保轩酒楼有关,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有人亲眼瞧见保轩酒楼的伙计跟那些人凑在一块儿,鬼鬼祟祟的,还往那些人手里塞了不少银角子。”
“保轩酒楼?老板是不是河北人,叫张文竹。”
“对,就叫这个名字。”
宋玉酌沉吟了片刻,又说道:“他们这次没闹成,怕是不会善罢甘休,端阳就要到了,万事小心一点,尤其采买是从外头拿货,容易被人动手脚,货到手,检查细致些总没错。”
沈满拍胸保证:“您放心,往年咱们玉鹤园也没少被人惦记,我会谨慎的。”
事情交代清楚,宋玉酌就继续在后厨忙碌。
忙的时候不觉得时间过得慢,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
堂倌从外边进后厨时,对宋玉酌说道:“小老板,许少爷来找您,这会儿就在咱们酒楼大堂等着呢。”
其实许青下午三四点就到了,知道宋玉酌在忙,没好意思打搅,坐下后,点了几道菜。
这一等,就等到了酒楼快打烊的时候。
看时间差不多了,他才托堂倌进去同宋玉酌说一声他来了的事。
“这边差不多收拾完了,剩下的麻烦你们了,我出去看看。”
“小老板放心吧,保证整理得妥妥帖帖!”
宋玉酌去后厨尽头的隔间角房梳洗,然后拎着手提包,去了酒楼大堂。
许青见到宋玉酌时,心里是很欢喜的。
而这种欢喜,在看见宋玉酌手里提着他送的那只白羊皮手提包之后,愈发浓烈。
见许青只是望着自己笑,却不说话,宋玉酌就走到他面前去。
“今日下班这样早?怎么来玉鹤园了,是有什么事吗?”
许青差点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他连忙从长凳上起身,对宋玉酌说道:“听同事说,他夜里路过崇安寺时,瞧见了萤火虫出没,树荫下,池塘边,草丛里,到处都有,成千上万只呢,它们身体发着光,就像是天上的星河一样,特别漂亮!”
说到这,许青看了宋玉酌一眼,声音放低了几分。
“我请了半天假,想着你今日要是没其他事的话,就带你去崇安寺看萤火虫。”
“萤火虫?”
宋玉酌并不是很感兴趣。
尤其当许青说那些萤火虫像是天上的星河时,她甚至有点不适。
她想起了夏星曾经对她说过的那番话。
「我叫夏星,星星,就是挂在天上那些一闪一闪的小玩意儿!」
「你在下边仰头望着它,总觉得小,可实际上它很大,很大很大,你想象不到的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小酒,以后你就跟他们一样,叫我星姐,听见没有?」
宋玉酌语气歉然:“许青哥,我今日有点累了。”
许青有些失望,但也不勉强,很体贴。
“好,累了就早点回去休息,门口有黄包车,钱我已经付过了,一个人是坐,两个人也是坐,我送你。”
他今日过来,也不是一定要去看萤火虫的。
想起上次宋玉酌竟在巷子里突然昏倒,他就总忍不住担忧,一时也顾不上那许多了。
被宋玉酌发现他的心思是早晚的事,如若时机不成熟,只要他咬死了不承认,就没关系。
他想要每日都来接宋玉酌回家,这样能护着她,心安的同时,路上也能多跟玉酌聊几句。
许青是特意请假过来的,宋玉酌已经拒绝跟他去看萤火虫,这会儿就不好再说拒绝的话。
于是她对许青说道:“好,如果方便的话,回家之前我要去一趟电报局。”
宋玉酌在等上海那边的电报。
阿哥安排了宝禾过去查夏欹。
已经过去一个多礼拜,按道理来说,该有消息了。
许青对宋玉酌提出的要求,就没有不答应的,笑着回道:“好的呀,我不赶时间。”
两人出了玉鹤园,一起上了黄包车。
到南阳电报局,果然有了上海那边传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