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夫郎孩子热炕头 > 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第 1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江璟舟道:“天热的难受,看不下去东西。”

南屿明了,“农忙时天气都是这般,等过段时日便好。”

在这儿生活将近十七年,他已经适应了这儿的气候。

江璟舟‘嗯’了声。

此后二人都没有说话,南屿刺绣,江璟舟逗狗,瞧着是一片静好。

江璟舟记着要去浇菜,瞧着天色差不多了便独自离开。

菜地不大,他担两回水就能浇完,不过他是头次担东西,磨得肩膀通红,走一段路停一顿路的看起来十分狼狈。

浇完了地,他便去收粮食,昨日收粮食时听到说今夜要把苞米的粒剥下来,他便只收了小麦。

把小麦收完,他就坐在板凳上,拿着苞米开始剥粒,剥粒的苞米要放到箩筐里面。

江璟舟不知晓家里有没有剥苞米粒的工具,只能用手搓。南屿没有帮他的忙,前者正在疱屋弄吃食。

江家人乘着晚风,推着板车从地里回来。

江父比江家人早走一步,他去了赵蕈家里头,把人喊到了自家来,一进前院看着江璟舟忙问:“你阿爹去哪儿了?

江璟舟看他急急忙忙的像是有重要的事情找人,立马道:“在疱屋里头。”

江父带着人头也不回的走了。

江璟舟坐在苞米中间。

“今日,你们几个怎么都像吃了鞭炮似的,歇都不歇一直干活。”江母背着一背篓的苞米,边走边道。

她也是觉得奇了怪了,平日里虽紧张粮食,可没有哪一天像是今日这般收割如此之快。

崔秋燕蜷缩着有些僵硬的手指,“娘,这速度快才是好事,往后能有多些空闲去山上捡板栗。”

她还不是看着南嘉干活速度快,不想被一个刚来没几日的人超过自个儿的速度,一个劲的硬赶。

其他人也是如此。

“你说的也是,再过七八日,山上的板栗就成熟了。”江母若有所思,“我们去山上捡板栗回来也顺带绑些柴火,为冬日做准备。”

北方的冬日难熬,尤其是他们烧炕的,若是没有柴火炕上冷冰冰,夜里都会被冻醒。

像是前年那般冷的,不少老人家小孩子在冬日里没了命。

听到板栗,南嘉眼睛都亮了。

往年他跟他阿爹最期待的便是秋日,这时山上会有不少野果成熟,板栗,野柿子、八月瓜等成熟。

“娘,我们是不是把粮食收割,把菜种了就能去山上?”南嘉凑到江母身旁,询问。

江母点头,道:“家里菜地大,要弄两日才成。”

南嘉这会盼望着去山上,走路都轻快不少。

江璟路推着一板车的小麦,他的妻子担着两箩筐的苞米,二人听见江母的话,脸上带着笑意。

江璟行看着一帮孩子,免得孩子被拐子拐走了。

一干人等回了家,江璟路还要跟妻子把地里的粮食运回来,没有歇息一会卸下粮食后就走了。

“四哥与你一块掰苞米。”江璟行让大女儿带着弟弟们回去,搬了张凳子坐到江璟舟附近。

他做木活较多,掰起苞米来如有神助般。

江璟行目如朗星,气质清和。

他主动挑起了话题,“五弟,过几日你便要上学了,我听二哥说你想着让青风两个去华庭书院参加招生试?你是如何想的?”

今日,他瞧着江璟路晚了些下地,去关心了下对方是不是身体不舒坦,结果得到了这个答案。

他们兄弟之间关系好,像是参加招生考试这样的事情不算大,彼此也能说一说。

江璟舟解释了句:“我给他们写了份试题,若他们明日做完试题后,我批改,分数太低,我便不带他们去书院参加招生。”

江璟行清楚,请教:“老五,你瞧青宇都快要八岁了,可以开蒙不?”

他有自己的本事,想要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二儿子江青宇但对方对木活不感兴趣。

“青宇不喜欢木活?”江璟舟没有立马回答,反问。

江璟行无奈的摇摇头,“他啊,跟着青风两个念了几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后就缠着我说要上学了。”

顿了顿,他补充:“青宇不喜爱木活,青逸瞧着倒是喜欢,我打算让青逸学我的手艺。”

江青逸是他的三儿子。

江璟舟了然,沉思片刻,“青宇这年纪也到了开蒙的时候,二哥是想着把人送到镇上私塾开蒙还是?”

江璟行有些不好意思,“我想自己给他开蒙。”

当年江父送过他去私塾上学,他读书读的也好,不过他更喜爱木活就从私塾退学回来跟着江父做木匠了。

当时他退学,教他的老师还心疼了好些日子。

江璟舟听过江母说这些事情,赞同:“四哥念书念得好,给青宇开蒙也成,等我放假回来也能教教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