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不行,不能困。
早上六点半听着舍友闹钟起床,行尸走肉般洗漱、穿校服,等沈研彻底清醒过来,他人已经在教室坐着了。
热血只能维持一时,疲惫和麻木才是主旋律。沈研盯着教材封面看了五秒,终于长叹一口气开始学。
刚开始看的时候经常走神,坚持学了一个小节后,沈研慢慢习惯了学习的节奏。
一学就学到了中午。
郁清虽说要资助他,但沈研饭卡绑的还是原先那张银行卡,加之上辈子这个时候他准备退学,饭卡上精打细算一分钱不剩,张一志看出他的窘迫,豪气地请了他一顿。
虽说张一志要请,但沈研不想让他太过破费,打饭窗口随便凑合了一顿:“谢了,明天我把饭卡的事情解决了再请你。”
“这才几块钱……要请以后再请,等你发达了再请我吃好东西吧。”张一志收起饭卡叹了口气,“你说要是我要是最后考太差,郑老师会不会不还我《无叶》了?”
沈研喝了口免费汤,尝出点鸡蛋味,“书是你的,她肯定会还你啊。”
“这你可就不知道了,”张一志故作玄虚地摇摇头,凑近压低声音,“前几天我去办公室问作业,郑老师和隔壁班生物老师在讨论《无叶》里的战斗派别!我这本精装版可是限量的,他肯定眼馋!”
……在《无叶》的故事背景下,人人拥有植物相关的能力,沈研从高二就开始构建这个世界观,泡过学校图书馆生物专栏,还问过郑老师几个问题。不知郑老师在看《无叶》时,会不会感到一丝熟悉?
他俩正说着话,忽然有个男生端着餐盘站到了他们吃饭的桌子前,“《无叶》写那么好,谁看过都不奇怪。你说是吧,沈研。”
“你认识?”张一志诧异地转头问沈研。
沈研仔细辨认这个男生的长相,没什么印象,他摇摇头。
男生见沈研否认,有些尴尬,他只好自我介绍:“我是杨靳川,也参加了创新作文大赛,昨天早上我们几个获奖的一起拍过照。”
“你们对面应该没人吧,那我就坐这了。”他放下餐盘,自来熟地开始套近乎。
“沈研交的是《尘》对吧?我交上去的《菜虫》也是篇小说,虽然说是创新作文大赛,可实际写小说这个文学体裁的人真的很少……”
杨靳川先是对《尘》发表了读后感,接着又开始谈自己那篇《菜虫》。
“我家里很穷,沈研你是贫困生,应该也能体会那种感觉吧,我写《菜虫》的灵感就来自贫穷……”
沈研边听边闷头吃饭,一开始还回应杨靳川几句,后面见他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索性光听他说,埋头吃饭。为了下午能撑久一点,沈研又去打饭窗口要了一碗免费的米饭。
几口解决完饭,沈研又喝了口汤,意犹未尽擦擦嘴。抬头一看,杨靳川还在说话,餐盘里满满当当硬是一点没吃,沈研望着他张张合合的嘴,心想他不会口渴吗。
张一志也吃完了,正百无聊赖地拿筷子戳盘子,和沈研的视线对上,他偷偷眨了眨眼。
沈研懂他的意思,打断杨靳川的滔滔不绝,“抱歉,你继续吃吧,我和张一志要回教室复习了。”
张一志松了口气,笑嘻嘻拎包站起来就要走。
“等等,”杨靳川见正事还没解决,急了,“沈研,我知道你和‘三月一’之间的关系!”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讲:“作家写东西,剧情,风格都可以变,唯独遣词造句的习惯不会变。你的《尘》我已经读过十多遍,即使你在《无叶》里做了些伪装,但我只读一章就能认出来是你写的!”
这话说的倒有点意思,沈研顿住脚步,饶有兴致看向杨靳川:“你觉得我是‘三月一’?如果我是,你想做什么?”
“我想让你把资助名额让出来。”杨靳川脸上的笑容有些扭曲:“《无叶》能赚那么多钱,已经不算贫困生了,还是把名额让给更需要钱的人吧。”
沈研昨天下午才知道郁清资助的消息,没想到才过半天,这消息就传出去了。杨靳川恐怕也没想到,他口中赚了钱的《无叶》,就是这笔资助费用的来源。
不过沈研如今的心智早不是这十七岁天真少年能比,他听了这番话,只觉得有趣,若不是别有用心,怎么会有精力来管这事。
沈研气定神闲摇摇头:“不给,有意见找资助人去,你和我说又有什么用呢?”
“照你刚才说的,有能力赚钱的人都不算贫困生,那你去打工赚钱啊,等自食其力赚到钱脱离贫困,就不用琢磨我的名额了。”说完,沈研不再看杨靳川,他朝张一志招招手,意思是咱俩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