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佛骨 > 第2章 三叹女

第2章 三叹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过了未时,刘老汉收拾摊子准备回家,时辰久了,豆腐便不新鲜。他转了几道弯快回到自家巷子时,在拐角竟遇到了个老乞丐。

这地方都是穷苦人家居住的,机灵的乞丐一般不会来这里。这乞丐半躺在地上,身上衣服破烂,裸露的身体上长满脓疮,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嘴里还嘟囔着什么。

刘老汉心生怜悯,将架子上剩的几块豆腐递给乞丐:“老人家,我这儿还有点吃的可以填肚子。”

老乞丐抬起头,嘴眼歪斜嘿嘿傻笑着,用脏污的手接过豆腐,咧出一口黄牙,疯疯癫癫地说道:“好东西嘞,换!我拿好多铜板跟你换。”

一个疯乞丐哪里来的铜板?刘老汉后背陡然升起一股寒意,想到昨夜的怪象,他把小车一抬就要走,犹豫间又转头说道:“我什么铜板都不要,老人家莫要胡说了,城西有间土地庙可供栖身,这里不是什么乞讨的好地方。”

“你不换!菩萨送你童子你不换!”身后的乞丐顿时神情凄怨,呜呜咽咽地蜷作一团,一会又痴笑着咬破手指,在地上胡乱涂抹。

刘老汉没有多想,把这疯乞丐抛在脑后径直回了家,可还没进到家门,刘氏就跌跌撞撞迎出来,大呼:“老头子,不好啦!水生丢了,水生丢了!”

原来刘老汉家里有个小孙子叫水生,今早去邬江边捉鱼,可到了中午也没见人影,刘氏慌了神出门打听,才知道今儿一天就没人见过水生。

两人先是去官府报案,可那衙役竟将两人赶了出去,斥责道:“兀那顽童贪玩误了时辰,何须慌张,归家静等便是,莫要惊扰了大人。”

两人无法只得慌慌张张往河边寻,沿着邬江走了一趟又一趟,可哪里有水生的影子。待到日暮西沉,刘氏坐在江边捶胸大哭:“天杀的啊!谁拐走了我家水生!”

暮鼓咚咚咚又敲了三百下,两人相互搀扶着失魂落魄地回了家,坐在床沿相对无言,泪水涟涟。一更天过了,更夫敲着梆子从巷子口走过,“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刘老汉长叹了一口气,想到自己苦命的小孙子,小小年纪就没了父母,如今还不知道被哪个天杀的人贩子拐走了,没有半点睡意。

突然门外又是一阵幼童笑声,刘老汉先是一喜怕不是自家水生回来了,挣扎着起身要去开门,踉跄迈了几步突然冒出了一身冷汗。

白日里院子里里外外都找过了,哪里有水生的影子,而院门锁着,这幼童又是怎么进来的?

“吱——”外面黑影见里面没有了动静,轻轻趴在门上,木门发出腐朽的声响,一只全是眼白的眼睛透过缝隙朝里望,转了几圈终于瞅见呆立的刘老汉夫妇,终于露出几分笑意。

刘氏又想起昨天夜里那诡异的孩童笑声,抖着手抄起桌上的绣花剪骂道:“哪儿来的丑东西,装神弄鬼,非得把眼睛戳瞎不可!”

幼童听见刘氏的话,神色狰狞,笑声尖利刺耳,木门上贴着的门神无火自燃,火光中隐约有两个威武的武将怒目圆睁,但转瞬就化为灰烬。

那小童漏出一张惨白的脸,双颊的浓胭脂红的滴血,活像个纸扎人,眼看着就要破门而入。

院落里此时竟传来一声柔柔叹息,不知何时水井旁坐了个绣花女子,乌发如云,脸庞秀美,穿一身月白色衣裳,半垂皓颈认真地穿针。

那小童见状疑惑地回头,他张开裂到耳根的嘴,歪着头冲女子露出两排密密麻麻的尖牙,乌黑的指甲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女子哀愁地看了童子一眼,又叹息了一声。远方忽然传来浩远的鼓声,鼓声大作掩盖了凄惨的呜咽,无数小鬼或作哭脸状、或作怒脸状抬着一顶三丈高的白轿子停在了绣花女子身前,一赤发突眼的小鬼喊道:“娘娘慈悲,落轿——”小鬼们如释重负,哎呦哎呦地放下轿子。

女子半掩面摇摇头,叹了第三声。转瞬百鬼齐齐盯着小童,小童见势不妙转身就要逃,可脚底纹丝不动,低头一看已经被两只笑嘻嘻的小鬼抱住脚。

在密密麻麻的鬼影之中,只听到一声凄厉的惨叫,然后就是一阵“咯吱吱——咯吱吱——”的咀嚼声响。

绣花女子起身径直向屋内走过来,轻轻叩了两下门,刘老汉吓得腿直哆嗦,将妻子护在身后,小心问道:“娘娘……有何事?”

“奴家受人之托,特来相赠幼子音讯。”

刘老汉战战兢兢地打开门,门缝里递进来一块雪白柔软的丝帕,刘老汉接过来,捧在手心不敢细看,再一抬头只见绣花女子缓缓移步坐进轿子里。

鼓声再响,抬轿的小鬼笑嘻嘻地重新扛起轿子,方才那个赤发突眼的小鬼将吃剩的人皮细细地卷起来,跟着那顶变为朱红色的轿子消失在院墙后。

刘老汉不敢大意,和妻子靠在一起强打起精神醒了一夜,待到天色渐亮,方才敢仔细观察丝帕,丝帕上竟有两行字。

刘老汉思索绣花女子的话,这怕不是水生的音讯!回想起自己认识的识字之人,刘老汉抓起丝帕便往巷子里跑,敲响了元安家的房门。

元安刚刚推开门,刘老汉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哀求道:“求你帮帮小老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