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倚天之造化偏有意 > 第69章 遍寻贤臣替

第69章 遍寻贤臣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转眼间已是腊月。

年关将至,府中开始添置年货,赵敏才知不妙,她竟然将周芷若留在了山庄。爹娘断不可能在此时放任她离京,她自己也不放心在事情了结前离去。

让周芷若独自在湖州过年已是不可避免……虽然山庄中还有不少人,说是独自并不恰当,但毕竟不是熟识之人,又是异乡,她是否会觉孤寂?

当时就该与她一道回京,怎么就能忘了已是年节时分?赵敏暗自懊恼。

她隔几日便会写一封信,命人带到湖州去交给周芷若。

初时她写得简短,只将此案与朝中关联写明,猜测自己或许尚需月余才能折返。随后几封信,她开始写大都见闻、每日布置,将想告诉周芷若之事全都诉诸笔下。

第一封回信她已收到。

周芷若竟对账目生出兴趣,如今每日跟着阿鲁齐学习记账。她道自己在湖州很惬意,并未催促赵敏早日回去,只是让她万事小心。

这令赵敏安心不少。

汝阳王派往杭州处置朴怜花一事的亲信已然回到大都。得了授意,杭州也已将此事上报朝廷,引得朝中群臣震惊万分。

江浙行中书丞相与行枢密院副使一道上表,称朴怜花府中井水遭污,致使一家老小俱染上疫病,几乎无人幸存。犯人已被抓获,乃是前些时日被逐出府去的一名庖厨。他因怀恨在心,被赶出府前买来病死鸡羊,将其污血投入缸中、井中,欲谋害阖府上下。正巧初冬时节,朴怜花冒雨练兵感染了风寒,府中一时忙乱疏忽,陆续有人病倒也未深究,才终于酿成如此惨剧。

他们还道,怕疫病传开,不得已将行枢密院使府上染疫而死之人通通火化了。只是可恨那罪人见事情败露,怕连累家人,竟在狱中咬舌自尽。

朴怜花父子的骨灰随奏章一并送回了大都,帝后与太子都亲临国公府吊唁。

正如赵敏所料,朝中虽然震惊,太子虽然悲痛,但没有人质疑此事真假,全都信了他们事先商量好的说辞。而在葬仪之外,继任江浙行枢密院使之人也成了群臣最为关切之事。

皇帝在荒废朝政数月之后,终于驾临早朝。他命汝阳王与枢密院尽快拟定继任人选,年后立即上任。

汝阳王最终选定了如今的枢密院右卫都指挥使虎林赤。此人出身武将世家,年方四十五,治军极有手段。他虽是蒙古人,但极为看重“正统”,自皇帝登基以来就一直忠心不二。太子成为储君之后,他亦是恭敬有加,于军务上数次提点,令太子多得陛下夸赞。朝中都视其为太子麾下。

皇帝对他放心,太子对他倚重,再没有旁人比他更适合了。

察罕特穆尔在向皇帝举荐虎林赤时,借机倾吐自己对儿子的思念之情,恳请皇帝将库库特穆尔调回大都。

皇帝不疑有他,当即恩准,命吏部将两份调令一同发出。

如此一来,这桩大事便得以顺利解决。

得知结果后,赵敏在心中推算离京的日子,正要再给周芷若写信,忽然有仆人来报。

“小姐,右丞相大人现在府上,老爷请您过去一趟。”

脱脱彻来府上寻她?

赵敏放下沾满了墨汁的笔,心中不解。她可不记得近来自己做过何事惊动到这位大人。

她问道:“右相大人可是一人前来?”

仆人道:“是。右相大人微服前来,没有声张。”

赵敏随他前去,见到二人正在湖心亭中品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