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倚天之造化偏有意 > 第64章 忽闻惊天计

第64章 忽闻惊天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长清与雁屏山庄所在的湖州同属江浙行省,距离并不很远。因水路畅通,周赵二人骑马久了觉得厌烦之时,也会乘船前行一段,委实是悠闲自在。

此时已是初冬时节。她们途经杭州之时,恰逢连日阴雨,骤然转冷。于是二人索性在杭州多住几日,既是避雨,也顺带着添置几件御寒的外袍。

杭州为江浙治所,向来是最为繁华之地,陆路、水路客商往来不绝。即便是雨天,城中商号也无不兴旺。

赵敏对一路行来所见甚为满意,已准备上奏称赞江浙行中书省与行枢密院治理有功,哪知这天手下却突然来报,道行枢密院使府上恐有不妥。

自四年前宫中之变,皇帝亲政以来,以脱脱彻为首的一干朝臣力主新政,首要的,便是废黜大量冗杂而无用的官制。

从前各行省自领官军,宣慰使司、诸路万户府等职责混乱不说,也向来有拥兵自重、不听调令之难。而有了三尸脑神丹,为了活命,行枢密院、宣慰使司、万户府都不得不听命于朝廷,于这几年间将各行省兵力逐渐收归一处,每省拥兵不得超过五万,总领于各省行枢密院。行枢密院使、副使俱由朝廷指派,皆是忠心不二,或在性命威胁下不得不忠心而又能征善战的将才。

朝堂稳固之后百姓亦能安居乐业,因此流民大减,投靠明教之人远不及书中所述,兼有良将镇守四方,如韩山童、朱元璋、徐达这些原本攻城略地、大破元军的明教将领,如今也不过是最多能纠集百来人的流寇罢了,不足为患。

虽然各省行枢密院使都是皇帝倚重之人,但其中总有亲疏之别。拱卫中书省的甘肃、陕西、河南江北三行省不消说,自是由皇帝心腹爱将领兵。江浙乃历朝历代富庶之地,掌兵的则是当今皇后的亲哥哥、太子的亲舅舅朴怜花。

单看皇帝这一安排,谁人都道他对太子恩宠有加,连带对其母家都极为重用。但赵敏知道,朴怜花也逃不开受三尸脑神丹牵制。这才是皇帝对他放心的原因。

他是太子一派,向来自矜身份,为官也算有分寸,从没听说与人结怨,如今又手握重兵雄踞一方,谁会惹他?

赵敏先将与朴怜花相关的各方势力都捋了一遍,才问出了什么事。

不对劲的事有好几件。

第一,城门的守卫在这几日间全都换了,都是些生面孔。第二,朴怜花十日前抱病告假,公事暂由副使与他儿子一并处理,从那之后他就再也没出过府。第三,前后约有十支五人小队分批进了杭州城。他们都穿着蓑衣遮挡,蓑衣底下是软甲。第四,昨日,朴怜花府上的大管家曾亲自到客栈来,让后厨做一桌往日朴怜花最爱的几样菜送到府上。还没等菜做齐,却又有另一名管事来传话,说是大夫刚来瞧了,吩咐还不能沾荤腥。怕老爷见了伤心,那几样菜都不要了,银钱还照着给。事后大管家也没再露面。第五,这两日,枢密使府门外的几批守卫也都换了,同样是生面孔。

此事远比赵敏想的还要棘手。

她皱着眉头问道:“朴怜花的儿子任何官职?枢密副使、江浙丞相、平章等人这几日可有上门探望?”

手下答道:“前几日城中大小官员陆续上门探病,俱道枢密使不过是偶感风寒,不日便能痊愈。后来,枢密使为专心养病,闭门谢客。枢密使公子真思是同知枢密院事,除枢密使外便是他主掌兵权。”

行枢密院副使都是文官,实为朝廷眼线,行监察之职,不掌兵事。若朴怜花不幸身死,皇帝多半会令真思直接继任。

“哼,连朝廷从一品大员都敢谋算,真是胆大包天!”

赵敏多少猜出这是真思夺权的把戏,心中震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