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妃攥紧双手害怕得在殿里来回踱步,涵儿见她这样心神不宁便在一边劝道:“娘娘,陛下到现在都没派人来凌波殿下旨,应该不会处置咱们吧。”
荣妃惴惴不安道:“谁知道陛下会不会对我秋后算账,陛下这次连太后都不放过了更别提我一个小小的妃嫔了。”
“若是陛下只怪罪我一人还好,本宫怕就怕会因此连累了风儿,眼看着风儿好不容易有了当太子的希望,本宫不能因为这件事而毁了风儿的希望。”
荣妃紧张地咬唇,就在她提心吊胆之时有宫人进来报:“娘娘,二殿下来了。”
荣妃闻言立刻转身看去,惊道:“风儿,你怎么过来了。”
楚风抬眸看向荣妃,他看出荣妃现在紧张又害怕的心情,于是道:“母妃,儿臣听说父皇下令禁足太后,儿臣想到母妃平日里素来与太后亲近,故特意来看看母妃。”
荣妃闻言低垂下眼眸,脸上的担心害怕尽显无疑。
楚风安慰她道:“其实母妃大可不必这么担心,只要母妃没有参与其中父皇是不会对您出手的,儿臣认为这次父皇能如此决绝地对待太后定然不是单纯因为那次的事,这其中肯定还有更大的原因。”
荣妃听了楚风的话,心里的不安稍微减弱了几分,可她还是有担心道:“可是,母妃还是怕......”
楚杳打断了她,他的眼里波澜不惊,平静道:“母妃,只要你不闹出大的动静,父皇是不会和你一般计较的。这么多年了您还看不出父皇对你的态度吗?”
荣妃听到这话顿时觉得有些委屈,这些年她又何尝不知道不管自己再怎么耍小心思但只要不伤及大雅,不要太过分庆安帝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若是外人看了还觉得好,可只有她自己知道,不管自己用尽何种办法庆安帝连看都不看她一眼,甚至都懒得搭理自己。
她知道庆安帝对她是彻底的不在意啊。
荣妃垂眸,脸上还挂着难过,她道:“母妃自是知道,可也是因为陛下这样的态度母妃才不得不想办法巴结太后,希望借助太后的力量能帮到你。”
楚风半低着头沉默片刻,半晌他终于抬头看着荣妃的眼睛,对着荣妃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母妃,其实儿臣对当太子这件事并不热衷,儿臣唯一希望的就是母妃在宫里能够平安顺遂,除此之外儿臣并无所求。”
“父皇膝下只有我和太子,我知道母妃是想为儿臣争一把,可是儿臣只希望母妃能平安就好,至于能不能当上太子,儿臣是真的不感兴趣。”
荣妃不可置信地听完楚风说的话,她看着楚风,嗓音中夹带着些许质问,“你说你对当太子并不感兴趣?”
面对荣妃的质问,楚风毫不犹豫点头道:“是,儿臣对当太子一事不感兴趣,并且儿臣也从未想过要当太子,这些年儿臣愧对母妃的期望。”
荣妃牙关咬得极紧,垂在两侧的手有些轻微的颤抖,看向楚风的眼神中透着些许不甘,她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道:“傻孩子,你没有当太子的心思,可你知不知道等将来楚杳登上皇位他是不会轻易放过你的啊。你如果现在不争等将来大局已定之时你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楚风却不以为意,他十分肯定道:“母妃,太子不是那样的人。将来若是他登上了皇位,他是不会对儿臣赶尽杀绝的。”
荣妃深吸了一口气,极力压下自己心底的起伏,带着一丝苦涩开口:“你又不是他,你怎知他不会对你赶尽杀绝?”
看着荣妃为他担心,楚风心里也不好受:“母妃,你就相信儿臣一次吧,儿臣和太子之间虽谈不上兄友弟恭,也算不上亲近,但太子的性格和人品儿臣是知道的。况且儿臣与太子之间也算平和,这一点父皇也是知道的。”
“太子是父皇一手带大的,太子是什么样的人父皇最是清楚,其实父皇心里也知道将来太子登上皇位后是不会对儿臣下手的,这一点只有母妃你还看不明白。”
荣妃愣了愣,楚风用一种近乎祈求的语气,他求道:“母妃,咱们不争了好不好,什么都不要争了,儿臣只希望母妃在后宫中平平安安就好,儿臣想过了,等儿臣行了冠礼后就会亲自向父皇请愿驻守边关,儿臣定当以军功护母妃在后宫平安。”
听着楚风的话,荣妃的眼泪蓦地划过脸颊,她捂着嘴闭上眼哽咽不已,楚风上前替她擦拭了眼泪,安慰道:“母妃,去往边关是儿臣自愿的,儿臣没觉得有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