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瑶被押送回京之后,就知道褚仲弦并非想对自己动手,相反,是利用她来将别人拖下水。
只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被拉下水的,居然是安国公和贤妃一家。
怪就怪了,按理来说,先帝给安国公留下的圣旨,是任何人都不能泯灭的,但是好巧不巧,唯一的太子还丢了,七殿下痴傻,九殿下在战场,一时间朝中无人,除了褚仲弦,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于是就这样,褚仲弦坐上了储君的位子,但又没有人能制裁他,所以一时间也算风光无量,唯一在他头上的,就只有太后和安国公了。
原本安国公的地位无人能敌,不想半路被褚仲弦抓到了常瑶作为把柄。
那常瑶是什么人?正儿八经的四大元帅之一,虽因女子位列第四,但其手中的兵权更是威震一方,原本安稳的在北域坐镇,根本不会有任何影响。
但人有情,有情总会意气用事,于是常瑶杀去了西沙,连同圣旨在北域被毁在了罗刹国的马蹄下。
要知道,大楚也不过建国几十年,一些老辈的官员甚至是大周留下来的,常瑶平日里就喜欢和罗刹国的人打交道,他们姑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今,直接让人家的军队打到大楚国内,还是帮忙平息内乱,岂不是在告诉罗刹国,大楚的国力不强,叫人笑话吗?
一旦问题上升到这个层面,可就严肃了起来。
先是违背圣旨,后是拉拢敌国,更有甚者,在徐麟还是戴罪之身的时候,违背指令将他的尸体葬在了西沙,甚至与郁骋葬在了同一处。
这幢幢罪状累加起来,想要她全家入狱,都不为过。
再加上,沈容虽为赘婿,但其意图谋害皇上,祸乱朝政,实为奸臣,如果不是常家有免死金牌,只怕常瑶和常罄恩二人,如今连同沈容都该被斩了。
而且......
三十六国一战,郁孤和常瑶的不满,已经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了,大楚的民风再开放,归根到底也没有女人当家做主的说法,一个两个就算了,但她们若是占了半个大楚......
男人们,不见得有多满意,战乱也是迟早的事情。
看啊,人就是这般肤浅,有的人的权利只是出生就拥有的,而其他人或许只因为一个性别,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将付之一炬。
你甚至不能去评价对与错,因为大多数人这四个字,本身就成为了他们口中唯一的真理。
可余家不一样,安国公是陪先帝打下江山的人,也是决定把常瑶招兵的人,更是在先帝质疑的时候,一手将常瑶推举成为将军的人。
他会用人,善于看人,对将才更是满心的怜惜。
在这一点上,宋清梦同他这太公,真是一模一样。
褚仲弦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开始试探安国公和常瑶的立场,奇怪他自始至终相信,只要抓住了一个人的把柄和那颗微不足道的怜爱之心,这人就能为自己所用。
可是却没想到,安国公一个近耳顺的老头子,骨子这么硬,竟然想当众把常瑶保下来。
不过这并非不是他计划的一部分,既然这二人都不想为自己所用,那便一举将这两人都除掉。
再加上很早之前就埋下的种子已经发芽,箭矢一事又在朝堂上翻了出来,至于是谁主动提起的,就不得不说回秦沂了。
秦沂复职一事,自然也是褚仲弦一人操纵的,当年荒郊野岭许下的承诺,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圆了回来,于是本来应该是罪人,被流放到西沙边境的秦沂,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提为了南山寺大法师。
这简直就是对南山寺,对神明的亵渎。
也许是因为这件事,满山的白梅竟在一夜之间枯萎,空观方丈在南山站了一整夜,最终叹然离去。
有人说他是羽化成仙了,有人说他是同白梅一并葬入了大楚的国土,也有人说...他只是对这个朝代失望了。
或者...他在等着别的什么。
总之,褚仲弦将中央的官员们尽数找借口换了下来,连同都彻,因未查明宋晨一事,而被剥了官职,许了一桩庭院叫他反思。
安国公和常瑶因此被打入大理寺的地牢,同沈容住上了邻居,而贤妃也因此被打入冷宫。
至于孟松,因为他在除掉太子党一事上有大功,又或者只是因为好运,竟然安然无恙的退了下来。
可以说就连他自己都为之诧异,甚至回家对着家里的财神爷上了好几柱香来保平安。
褚仲弦把褚星河最重要的势力拔掉之后,要处理的就只有后宫的太后了。
这个女人不像郁孤和常瑶那样耿直,也不像贤妃一样不问世事,她有心机有手段,在皇上玩的最花的几年,也能让自己的地位丝毫不动,任多少人算计,都能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