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义兄 > 第17章 祝饶的千禧梦核

第17章 祝饶的千禧梦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天祝饶带了一身泥巴回家,女人照例在跟一个眼生的男人“玩耍”,等男人走了,她坐在床边抽一支细细的烟,看见脏兮兮的祝饶,把小孩儿劈头盖脸骂了一顿。

祝饶只问了一句:“什么叫‘没爹的野种’?”

女人愣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有人骂你是没爹的野种?谁说你没爹的?你爹好好的,你要没爹,我们哪来这么多钱花啊?”

“那我‘爹’呢?”祝饶傻乎乎地问,心里还有点期待。

女人凑近了点,烟雾直接扑到祝饶脸上,他被呛得咳嗽不止。一张小脸上满是泥巴,还咳得通红,像个倒霉的小叫花子,女人却丝毫不在意。

“你爹在广东搞钱呢,闷声发财,懂吧?我们只要享受就行了。”

于是女人继续享受,祝饶五岁那年他妈跟他说,她遇上真爱了,对方是个在酒吧唱歌的文艺青年,会弹吉他,连面都没见过。就跟之前的大部分男人一样,是在网络聊天室里认识的。

“我为了跟他有话聊,就说我会弹钢琴,我哪会那玩意啊?网上聊天,不都是胡说八道么,谁当真啊?结果他说他要从四川过来这里,那我不得露馅了啊?”

不得不说他妈真的是大手笔,肯花钱,或者要么就是她真的爱死那个男的了——总之这件事的结果是他妈买了一台钢琴。

一万块钱的珠江国产立式钢琴,在那个年代已经是所谓“上流”的证明,只有有钱人家的小孩才有资本学这玩意儿。

只不过人家家都是小孩学,祝饶家是他妈学。

那段日子女人难得收了心,不再三天两头出去打麻将了,她在地摊上买了一本《世界钢琴名曲五十首》,每天白天花好几个小时叮叮咚咚地弹钢琴,晚上就跟那个四川男人聊天,聊得咯咯直笑。

那本书第一页第一首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祝饶听她翻来覆去弹了好多遍,还是磕磕巴巴,后来女人弹得暴躁了,大骂:“这破玩意是人学的么?老娘不干了!谁爱玩谁玩吧!”

Abandon。放弃。

她猛地一合琴盖,蹬上高跟鞋又准备再拾旧爱,跟她的“麻友”们重归于好。祝饶好奇,还没钢琴高的小身体爬上了琴凳,用力掀开盖子,照着那些天听到的声音,弹出了那首歌。

不仅丝滑流畅,甚至弹到后来,左手和弦部分还跟着感觉即兴编了几个织体,比他妈跟着那书学的幼稚版本复杂多了,也好听多了。

“……你小子,莫非是个天才?——我生出了个天才?”

女人不信邪,拿了随身听给祝饶放了几首她自己喜欢的流行歌:“弹弹看?”

祝饶一一复刻了出来,旋律、和弦、节奏风格,都恰如其分。

“我靠,还真行啊?”

后来女人跟那位来自四川的文艺男青年的爱情无疾而终,倒是祝饶的音乐学习之路意外地开展了下去。

他妈把他送去了少年宫,那边教钢琴的是个退休老教师,很有经验,眼镜后面的面容永远紧紧板着,绷出几道深深的纹路。

她看祝饶弹了一段,常年下撇的嘴角没有松动,但是从鼻子里“嗯”了一声。

“嗯”完半天,用教棍点点小孩儿的手:“支撑力不行,手指独立性也不行,自己在家瞎弹流行歌,不行。明天开始练哈农跟车尔尼练习曲。”

祝饶他妈表面嗯嗯哦哦,麻利地交了钱,当天领祝饶回家就给老太起了个外号——“不行老师”。

“好好跟你那不行老师学,知道不?”女人侧躺在床上,不轻不重地在祝饶脑袋上拍了一巴掌,“别浪费老娘的钱。”

“嗯嗯,好。”祝饶爬到女人身边,小心翼翼钻进她的怀里。

妈妈夏天出了汗的皮肤有点黏黏的,但很安心。

过了很多年以后,祝饶都记得那个盛夏的傍晚。宽大的双人床上铺的是水红色绣球花图案的床单,床单上面又铺了一层竹编的凉席。睡一夜起来,身上一条一条的棱子,都是被凉席压出的印子。

那是最美、最可爱的千禧年岁月,是祝饶短暂人生经历过的最快乐的时光,符合教科书里以及少年宫墙上的挂画上描述的“童年”的意象。

可惜这段童年时光持续得太短。

一年之后,祝饶正式成为小学生前的那个暑假,他那位消失的爹从广东回来了。

男人风尘仆仆,拖了个大行李箱,在一众邻居好奇的眼神下“梆梆梆”敲响祝饶家的大门,祝饶他妈还在睡觉,于是他迷迷糊糊去开了门,外面站着的人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搞不下去了,完蛋了,那帮子人要我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