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原话传给老板后,放她休息一天”
万氏当下明白了什么,眼色变了变,嘴角翁动:“老奴遵命”
当下就要走。李氏握住了她的手,目光热切,“辛苦你了,嬷嬷”
万氏:“这是老奴应该做的,小姐开心就好”
两人视线交错,会心一笑。
这厢,李老爷带着路晁一行人前脚刚离开府邸,李氏目睹他们的船只慢慢驶离了码头渐行渐远,最后变成一个黑点。
随即她收回来目光,抬脚就坐上马车去了净慈寺。
是以,陆臣提着礼物拜谒李府时,并没有见到府中主人,就连李老爷的妻子面都没见到。
李府管家李江讪笑着解释:“老爷出远门了,夫人身子不适不宜见客,小姐也出门去净慈寺为老爷、姑爷祈福,还望诸位见谅”
陆臣行了书生礼,将手里的见面礼送到老管家手里,含笑道:“是小子唐突了,还请老丈莫怪”
“这些是见面礼,还望贵府笑纳”
老管家正暗中打量他们,见两人文质彬彬,脸色也恭敬些,说话语气愈发清和:“哪里哪里,还望两位见谅,若是府里主子们回来了,小的立马禀报于他们”
陆臣:“麻烦老丈了”“小子冒昧问一句:你家姑爷可还好?”
“他救了小子一命,在下不胜感激,特带了些薄礼,希望贵府姑爷见谅”
老管家那脸色又阴转晴,笑眯眯道:“原来如此”“两位贵客莫怪,我家姑爷这些日子挺好,一直跟在老爷身边外出,也不在府中,若是有什么紧急事儿,老朽可让人捎个信儿,也好叫姑爷心里有个数...”
他说得十分客套,陆臣却看出其眼里的敷衍,与吴先生对视一番,只好作罢:“多谢老丈好意,小子不急,等等也行”
临走前他仍旧不死心问道:“请问你家姑爷这次出去,大抵多久才归家?”
管家:“短则三月余,长则半载都是有可能..”
“府中诸事繁多,老朽就不送二位了”
他拂袖而去,陆臣却望着李府,心情愈发沉重,心里有点不踏实。
于是,他们悻悻然离开了李府。
一路上陆臣有点心不在焉,吴冠绝看不过去了,直言:“邦道在外多年,肯定没事”“李老爷是他亲岳父,李小姐十分爱重他,肯定会拜托李老爷多多照看一二,你小子就别这副忧思状..”
“四方书斋到了,进去看看?”男人抬眼就看到“四方书斋”几个大气磅礴的字体,忙咕噜了一句。
陆臣知道他的好意,敛了情绪,做出让步:“先生请”
吴冠绝:“...”
四方书斋不愧是渠县最大的书斋,共有三层,初具规模,来往行人都是见面三分笑,书生气十足。
陆臣带着面具,正准备进二楼,买一些名家字帖,顺便看看书斋里的藏书,以此了解这个世界。
只是刚进门就直觉:如芒在背。
陆臣余光审视了一圈,并未见奇怪的人,便敛了异样的神色。
谁知,抬脚上楼,倏尔,被一个黑影拦住了去路,来人直直站在上边,将他和吴冠绝彻底分开了。
少年定睛看向眼前的男人,满眼疑惑。
是个书生,这个书生长相很清瘦,脸上颧骨突兀,这会儿正打量着陆臣,眼里猫着精光,十分不善。
准确来说是对陆臣脸上的面具很感兴趣。
少年往后退了几步,施施然行了书生礼,礼貌性问候道:“这位兄台,你可是有事?”
语气低了几度。
书生回神,亦回礼:“鄙人以为见到熟人这才如此激动,是在下失礼了”
陆臣并未说话,只是静等后话。
来人继续说道:“我那好友失踪半年了,他小时候被火烧伤,毁了容貌,自此喜欢带着面具示人,公子身形与之有点相似,这才一时失态,还望您勿怪”
吴冠绝在一旁瞥见那人吃人般的目光不由得没了看热闹的心情,他揣着手,泰然自若回道:“我这徒儿长相尚可,只是身体不好,不宜见光,怕不是你的好友..”
语毕,他便就要走。陆臣:“公子怕是认错了,在下告辞”
那书生目光灼灼盯着陆臣上楼的背影好似鬣狗看到了山羊,垂涎欲滴。
这目光正巧被一旁书坊的张掌柜看在眼里,他看了看郑贤,又看向上楼的少年,手里的毫笔顿了顿,瞬间污了一大片,男人摇摇头直呼:“真是世风日下..”
而这一切陆臣并没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