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车夫“吁——”的一声长叹,林清如正欲下马车,却听得雪茶前来禀报,
“大人,卖小馄饨的宋阿婆染了风寒,这几日不出摊了,不如咱们绕路去吃西街那家?”
林清如微微颔首,又顿了片刻,从宽袖中摸出几粒碎银子来,交给雪茶,
“你派人去看看宋阿婆如何了,她家本就清苦,全靠这摊子营生了。”
雪茶点头应下,照着吩咐下去。又催着马车朝西街赶去。
西街是京城最繁华的街道,集市商铺应有尽有,来往行人穿梭如织,熙熙攘攘,叫卖声不绝于耳,十分热闹。
林清如命马车停在巷口,“西街人多拥挤,我倒是来的少。”
“西街热闹得很呢!我听说西街这家小馄饨也很是鲜美,大人今日来都来了,不妨试试。”
街边饮食,比不得酒楼宴饮,不过是在集市边用几块破布搭成的小铺子,鳞次栉比,陈年的木头架成桌椅板凳,被擦得油光发亮。铺子边冒着新鲜的热气,带着扑鼻而来的香味,氤氲着蒸腾到人的脸上,令人食指大动。
不过片刻,两碗小馄饨被端至面前,翠绿的葱花在清亮的汤里打着旋儿,雪白的小馄饨如柔软云朵一般漂浮在清汤之上,冒出一两朵漂亮的油花儿来,还未张口,扑面而来的热气便迷了林清如的眼。
林清如一边搅动汤汁,一边皱着眉头思忖。
如何能翻阅当年的卷宗呢。
小馄饨下意识送到嘴边,林清如未作反应,倒是被烫的一抖。舀起的馄饨重新落回碗里,溅出一点澄澈的汤汁来。
她抿了抿嘴,脑中思索不断。
突然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动,突如其来的爆竹声音在本就热闹的集市更显张扬。林清如的思索被这突兀声音打断,皱着眉头循声望去,却发现是对面的花间楼传来的动静。
雪茶颇有好奇之色,“这花间楼可是京城第一酒楼,今日不知有什么好事,竟放起爆竹来。”
林清如唔了一声,将馄饨吹凉,“许是有谁家办酒呢。”
雪茶笃定地摇了摇头,“办酒也该是中午放炮仗才是。这会不早不晚的,哪有这个时候的道理?大人可愿和我打赌,定是有别的什么事罢!”
说话间,人群已在花间楼门前聚集起来,交头接耳,亦是讨论纷纷。
林清如吃了一口馄饨,含糊摇头,“你在八卦上的推理能力倒是不错。若是放在正经事上,大小也成个朝中女官了。”
又道,“这馄饨倒是的确十分鲜美。”
雪茶吐了吐舌头,“我哪有大人这般好的才华。当年大人凭一人之力破获粮草被盗案,可是惊动京城呢。”
林清如正欲说话,余光却瞟见花间楼里缓缓走出一人来。那人形容修长,眼若桃花眸如曜石,一袭素色宽袍在他身上显得格外飘逸洒脱。漆黑发丝挽成半髻,衬得他脖颈修长皮肤白皙。活脱脱一个唇红齿白风流俊逸的貌美书生。
见她目光有片刻驻足,雪茶附在她耳边小声道,“大人猜猜那人是谁?”
见林清如摇头,雪茶明亮的眸子露出带着一点惊讶的神情,
“他便是花间楼的掌柜容朔!”
“是么?他看起来不像是商人,倒像是个风流书生。”
“可不是!”雪茶的眼中闪出一丝兴奋的神色,“我听说……”
她话还开口,便听得容朔说话了,“今日花间楼有喜——二十年的陈酿开窖,所有酒水一律半价。”
他的声音不紧不慢,如山涧幽泉般清冷沉静,倒是十分动听。
人群中有好事之人调侃,“掌柜的!你这酒楼不过开了两三年,竟也敢冒充二十年陈酿?不会是酒水卖不出去了,想个由头罢了!”
人群中不由得一阵哄笑。
容朔好看的桃花眼微微一眯,“花间楼的酒,从来没有卖不出去的。”
他转身回到楼中,“陈酿只得三坛,先到先得!”
雪茶眼睛一亮,“早就听闻花间楼的酒闻名京城,可惜一直没机会试试。今日正好撞上,不如大人与我去试试?”
见林清如脸上略有犹豫之色,雪茶劝到,“正好今日大人休沐,不妨一试!更何况花间楼客人众多,大人当作体察民情也是好的。”
说着,雪茶便拉着林清如的手往花间楼里走。
林清如皱了皱眉,“哪有这个时辰饮酒的。”
“哎呀!大人没听说吗?先到先得,晚了就没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