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争执声渐渐平息,皇上目光坚定,扫视众人,朗声道:“朕意已决,此次救灾,派遣太子为正使、永安侯为副使一同前往。”
众臣皆屏息静听。
皇上接着说道:“太子统筹全局,负责调度物资,安抚灾民,务必让百姓感受到皇室的关怀与决心。”太子微微躬身,应声道:“儿臣定当不辱使命。”
“永安侯主管救灾策略的具体实施,与当地官员协同合作,尽快控制虫灾蔓延。”永安侯郑重抱拳,高声道:“臣必竭尽全力。”
接着又道,“另派景阳侯世子随同,负责太子安全调度。”说罢,转头对身边低眉顺眼的公公吩咐道:“你一会儿亲自前往景阳侯府传旨。”公公赶忙恭敬答道,“诺!”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威严地说道:“此行关乎百姓生计,望尔等齐心协力,早日解除虫灾之患,凯旋而归!”
太子及永安侯两人齐声回道:“遵旨!”
皇上见虫灾已有应对之法,一直紧绷的心也随之松懈下来,脸上的阴霾散去,朝着永安侯露出赞赏的笑容,赞道:“没想到苏爱卿不光能在战场上领兵打仗,如今还有这般急智应对这棘手的虫灾。”
永安侯赶忙上前几步,恭敬地说道:“皇上谬赞,此乃小女偶然提及的法子,臣实在不敢居功。”
闻言,皇上微微睁大双眼,惊讶道:“难得她一个闺中女子,也能心系国家大事,真是虎父无犬女,有赏!”说罢,仰头开怀大笑,笑声在这宫殿中回荡。
永安侯忙又上前几步,再次深深躬身,替映雪谢恩道:“臣代小女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赏赐的旨意随永安侯一起到了侯府。侯府大门前,老夫人带着侯府众人早已整齐跪地迎接,人人神色庄重而又充满期待。
太监下了马,整理了一下衣袍,清了清嗓子,高声喊道:“圣旨到,永安侯三姑娘接旨!”
映雪款步向前,恭敬地叩头道:“臣女接旨。”
太监展开圣旨,那明黄色的绸缎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他一字一句清晰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永安侯之三女心系国家,献策治灾,功在社稷。特赐珍珠百斛、绫罗绸缎五十匹、黄金百两,以彰其德。钦此!”
映雪声音清脆而坚定地高呼:“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太监将圣旨郑重地递给映雪,并饶有兴致地好好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女子。只见映雪眉如远黛,目若秋水,虽跪着却自有一番不凡的气度。太监不由地在心里暗赞,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向映雪道喜:“三姑娘,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啊,恭喜姑娘!”映雪大方得体,微微一笑,命身旁的丫鬟奉上一个精致的荷包,道:“公公辛苦了。”
侯府众人皆面露喜色,纷纷谢恩。一时间,侯府上下充满了欢乐与喜庆的气氛。
大夫人站在人群之中,脸上强挤出笑容,那笑容却显得极为生硬,根本不达眼底,目光瞥向映雪手中的圣旨,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冷意,。
苏沁雪则咬着嘴唇,努力维持着面部的笑容,眼中的嫉妒之火仿佛要喷薄而出,死死盯着被众人簇拥着的映雪,心中满是愤懑与不平。
老夫人站在一旁,目光慈爱地瞧着映雪,只见映雪身姿挺直,面容沉静,面对圣旨和众人的注视,毫无半分怯场之态,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大夫人神情不岔,回了如意院。一进屋子,王嬷嬷赶忙迎上前来,正替大夫人松散头发。大夫人坐在铜镜前,眉头紧皱,满心不悦地问起旁边的嬷嬷道:“嬷嬷,你有没有发觉映雪那丫头近一个月来变化极大?之前沁雪就向我抱怨过,说那丫头待她也不像以前那般亲近大方了。以前那丫头对我孝顺有礼,对沁雪和敏皓也极为爱护,上次那丫头竟然为了那庶出之子,把敏皓训哭了。”说着,大夫人的语气愈发不满,脸上的表情也越发阴沉。
王嬷嬷听了,沉思片刻,缓缓道:“三姑娘最近确实是变的优秀了,风头极盛,都盖过了四姑娘。”
大夫人一听,更是气恼,猛地一拍桌子,道:“真是被那丫头给摆了一道,想来之前的蠢笨和天真都是装出来的,我们都被她骗了!”
王嬷嬷赶紧安抚大夫人,又道:“夫人莫气,再怎么风光,还是要看以后嫁得怎么样。三姑娘再怎么样优秀,嫁人这方面总比不过四姑娘去。”
闻言,大夫人这才逐渐冷静下来。她用手指轻轻理了理衣襟,吩咐王嬷嬷道:“你一会儿让丫鬟去把表姑娘喊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