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之后的几天,选角的消息再也没下来过,就在叶淼开始怀疑这件事真假的时候。教表演的唐老师给她打电话了,让她第二天去办公室找他。
等她到办公室的时候,发现不止自己,还有赵齐,以及隔壁班的三个男生也被叫来了。
唐老师开门见山:“上次来的张导大家还有印象吧?”
几个学生点点头。
“他到学校找我,其实是想为新戏选一个年轻演员。我想来想去,觉得你们五个比较符合,所以跟他推荐了你们。”
他说着拿出一沓纸,递出,“这是新戏的剧本,你们看看有没有兴趣。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试试镜,不过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张导手上。”
叶淼接过来一看,封面上赫然写着两个大字——浪潮。
她没想到无意中看到的一本书,却几次三番跟它有牵扯,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当即,她产生了演这部戏的强烈想法。
她立刻道:“我有兴趣。”
唐老师又问其他四个:“你们呢?”
其余几个人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都同意了试镜。
叶淼和赵齐拿着剧本回宿舍。
花孔雀凑了过来:“是跟张导合作吗?让你们演什么角色?”
赵齐:“还没有定下来,要先试戏。”他说着坐到椅子上开始翻看剧本。
叶淼把剧本的封面拍照后发给白煊。
白煊几乎是秒回:【?】
她把事情简单跟他说了一下,然后问:【你说是不是很巧。】
白煊:【确实巧,让你试演什么角色?】
叶淼:【程宏。】
白煊:【你对这个人物有什么感觉?】
叶淼:【人设很复杂也很饱满,尤其是经历背叛后,开始变得多疑猜忌,亲友渐渐地都不理解他,我觉得这个地方应该会很难演。】
白煊没演过戏,也不知道该怎么演,他只讲他对人物的理解。
他说:【你可以做一个小传,以时间为节点,或者以事件为节点,把一些重要的转折梳理清楚,可以帮你掌握人物背后的深层逻辑。】
叶淼见状大受启发:【好,我试试。】
接下来的两天,她开始专研剧本。本子是根据《浪潮》小说改编的,有一些情节做了删改。因为叶淼是读过原著的,所以她会对比删改的地方,猜测编剧修改的目的。
她拿出笔记本记录,根据白煊的建议,以事件为节点梳理了一遍剧情。不仅如此,还有其他人物也做了罗列。
这时赵齐过来了,他看到叶淼在写字,不由走到旁边,问道:“你在写什么?”
叶淼没有抬头:“在写人物小传。”
赵齐默默地看了一会儿,然后说:“你倒是有心。”
他说完这句,又回到位置上,开始思索自己应该怎么演。
叶淼整理好笔记,她心情澎湃起来,给白煊报喜:【你真的太聪明了,我把这些人物关系都梳理了一遍。之前看书有一些不理解的人物心理活动,现在都理解了。】
白煊:【能帮到你就好。】
叶淼发了一个[亲亲]的表情包。
人物理解了,接下来就是演了,因为《浪潮》讲的是陕西一户普通人家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如何抓住时代的机遇,逆转人生的故事。
所以她特地找了一些有关陕西的电影看,然后再到练习室对着镜子练习。练完一段,她还会发给几个表演老师看,听他们的意见。就这样一遍一遍磨,终于到了试镜日了。
周日,几个人到试镜的地方。张导还没有来,他们坐在休息区等待。
一个男生说:“这个剧本,台词都是一大段一大段的,我台词都背了好久。”
“我也是。”几个人都先说自己的不足,以让对方放松警惕。
聊了几句,工作人员进来了。他说:“导演组在隔壁房间,你们可以挨个去了。”
等他离开,有人问:“你们谁先去?”
叶淼看了一眼,他们的位置刚好坐成一列:“不然就按坐位从左到右吧。”
几人表示同意,于是最左边的男生先走了出去。
叶淼在房间等了大概十多分钟,男生回来了,他表情有些凝重。
旁人问:“怎么样?”
“里面两个导演都在,剧本里有十场戏,他们会从里面随便挑一段让你演,里面有人搭戏,不过我感觉没发挥好。”
又有人进房间了,其余人知道了流程,都在默默准备,谁也没再说话。
赵齐是第三个进去的,他先是做了一番自我介绍。
副导演:“你就演第四场吧。”
赵齐调整了一下状态,然后开始演起来。
演完后,他站在那儿等评价。
张导说:“前两天给我发信息的是你吧。”
赵齐点头:“嗯。”
张导:“看了一下你给我发的人物小传,理解得还是比较到位,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赵齐离开。
副导演对张导说:“我看他还不错,以前也演过戏,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张导想了想:“再看看吧。”
过了一会儿,轮到叶淼了。
她自我介绍道:“两位老师好,我是试镜演员白煊。”
副导演随口道:“试一下第一场戏吧。”
“好。”
话音一落,她变了眼神,开始说剧本的台词。这场戏是程宏考上大学,但家里穷,拿不出学费,于是他跟父亲说并不想念大学:“大,我不想去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