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像是在哪里见过一样,有种莫名的熟悉。
小杀生丸眨了眨明灿的金眸,清亮的眸中映着女童明灿的笑容,他避而不叫师姐,只道:“我叫杀生丸。”
“杀生丸?倒像是个乳名。”小洛初喃喃道,她仰起头,问道:“你的大名是什么啊?”
小杀生丸站的笔直,看着眼前有些熟悉的小女孩,认真道:“家中的算命先生说我的命格在少时不宜有大名。”
“这样啊!”
元一道人看着相处和睦的师姐弟,内心长吁短叹。
我只是想要安静的一个人修行而已,怎么现在就莫名有了两个弟子呢?小洛初是因为我欠了云卿的人情,杀生丸是因为我欠了宇文家的人情,可是怎么就把玄帝的嫡子给送来了呢!
原本我的打算是出门走走,看有没有根骨合适的孩子,我将他收为弟子继承南元洞,可是如今送来了两个金尊玉贵的娃娃。这都叫什么事啊!
不过,我怎么听说,玄帝和赤帝的后辈似乎是有婚约来着?
小洛初和小杀生丸初见之后,因为山上可以说是“荒无人烟”,两个玉一般的娃娃很快就熟识了。除了晚间休憩,用膳、练功、探险、读书......堪称形影不离。
外面的四国频频交手,朝堂上的政客饥饿的猛兽找猎物一般嗅到了一统天下的时机,暗地里的潮流涌动不可言说,只等着将露出疲态的国家开膛破肚。
东边青帝昏聩难言,残害忠良,大肆修建园林宫殿,施以重税,百姓苦不堪言。三国的君王联络亲密,磨刀霍霍,只等兵强马壮闯入青帝京都,再一起瓜分胜利的果实。
南元洞像是个世外桃源,外面的纷纷扰扰与里面的人物无关。
山下的县城里如今驻扎着服侍小洛初和小杀生丸的人。他们每半旬上山一次,送来日常用品和家中书信。
小洛初屋外的花树舒展新叶,娇嫩的花苞也颤颤巍巍的探出脑袋来,地上一片新绿,清新的颜色让人心旷神怡。颜色鲜妍的窗纱、形状可爱的灯笼、屋里颜色粉嫩的装饰......无不显示着一个小姑娘居住的痕迹。
她的院子在半山腰处,但是出门右转有一条荒草萋萋的小道,蜿蜒盘旋至山顶处,一处小亭子朱柱颜色消退,确实更显底蕴。坐在亭中,抬眼便是两岸青山护卫着江水浩荡奔涌,景色宜人。
亭子里。
小洛初一身红色窄袖衣衫,裹着同色的披风,两条小腿碰不到地面,在半空中晃着,更显得她滚圆可爱。面前是熟悉的玉梅姑姑和玉兰姑姑。
玉梅站在小洛初身边,打开一个锦盒,里面是一只上百个大小种类不一的贝壳组成的风铃,“郡主,王爷如今去了东海之畔,送来了许多贝类风铃、珍珠珊瑚,尤其是这个风铃,还是王爷亲自做的!说是那里的习俗,父亲送给孩子贝壳风铃可以保平安呢!”
小洛初捧着那个茶壶大小的螺壳,眼睛里迸发出的喜意让玉兰和玉梅也高兴不已。却还是嘴硬心软,“谁喜欢啊!”
玉兰笑道:“郡主还说呢!眉开眼笑的,还说不高兴!”
小洛初抱着锦盒,想起自己在南莲城的堂姐妹们,问道:“祖母如何了?堂姐她们还好吗?”
玉梅道:“都好。皇后娘娘还让人送来了一些布料皮毛,器具首饰。您屋里的那个燕子归巢的碧玺镇纸就是娘娘给的。”
小洛初想起在祖母身边淘气的日子,那时母亲父亲都在,一切都很好。那时母亲还在。她忽然有些难过,但是没有眼泪,也哭不出来。
玉梅注意到小洛初有些萎靡的神态,忙挑开话题,道:“郡主,婢子听说南元洞来了一个新弟子,还是玄帝的嫡系?”
小洛初想到那个可爱的师弟,点头道:“他叫杀生丸,可好了。我喜欢吃的,他会让给我。读书、弹琴、写字、练功、他样样都不输我。”
玉梅斟酌片刻,弯腰道:“郡主,您还记得陛下带太子和三皇子殿下出门的那次吗?”
小洛初皱眉认真思索片刻,回忆起那段日子,想了片刻毫无印象,摇头道:“不记得。”
急性子的玉兰插嘴道:“这些都不重要。郡主!你只要记得您的祖父赤帝陛下给您定了一门亲事,是玄帝的嫡次子。”
小洛初震惊不已,“我?订亲?玄帝的嫡次子?”
玉梅道:“是啊!两国以国书为证,不可更改。”
小洛初:“玄帝的嫡次子是谁啊?”
玉兰神情古怪,“似乎就叫杀生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