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多希望自己身边能有一个前辈,能够在所有她踩坑的地方提前告知她。
而很显然,这不可能。
于是乎,宋明韵在某一次下课的时候,询问了当日上课的一位老教授。
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女教授,头发花白,听说已经是返聘回来上课的,除了夜校这边,在高校也有任职。教授上课凶巴巴的,但出乎意料地,私底下看起来非常好相处。
不过这是表象,从教授一针见血的提问中,宋明韵得已观之。
一个每一句都能问到点子上的人,内心有如明镜。
老教授当时只问了她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摔倒呢?
那一瞬间,宋明韵恍然大悟,为什么一直是这样的心理。因为她见到的还是太少了。
她看不到别人成功以前遇到的困难,以为每一位成功者都不会遭遇失败。这并不是说她真的觉得成功的人没有遇到失败,而是她的潜意识这么想的。
她默认,大家都是一帆风顺的,而这显然是谬误。
敢于面对过程中遇到的失败是一方面,但宋明韵不会因此而少做准备。
只能说她心中的焦虑好了很多,大不了就失败,大不了就是钱打水漂,大不了……就是努力付之东流。
——而我都可以接受。
宋明韵想到的办法是在夜校毕业以后找一份工作实习。理想岗位是公司掌权人的助理。
她觉着这是一份能够让她学到不少的职位。
于是她尽力搜集附近化妆品公司的信息。她身后还有一家子人,这是动力,也是牵挂——她不能离家太远!
不幸的是,宋明韵没有看到哪家公司有这方面的职位空缺。
这也就暴露出来无网络时代的不便利,她要的信息都需要她自己去搜集,不仅如此,有很多岗位招聘只在内部人员间流通,她或许压根就搜集不到相关的信息。
信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还好这个时候,距离她的课程结束,还有不到五个月的时间。
她一直注意着这方面的信息,并且找上了老师。
宋明韵当初毕业,在工作时期遇到的很大一个困难就是学生思维到职场思维的转变。
这对她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大学时期她没有有意识地转变为人处事的方式。
工作的前几个月,她被现实上了很大的一堂课。学生思维会在她不知道事情怎么做的时候试图寻求帮助,而大学里的教师学长学姐也对帮助这件事毫不抵触。
以至于在面临工作学习困难的时候,她吃了好大一碗闭门羹。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耗费自己的时间教你什么,大家没有这个义务。当然人精们不会直接了当地告诉你,我不乐意教你。
她们会有礼貌地拒绝掉不情愿的请求。
问的人多了,宋明韵也就懂了。哦,这句话是委婉的拒绝。
宋明韵学会了嘴甜一点,求助人的时候带杯咖啡奶茶,吃人嘴短这句至理名言真的不是盖的。
而在上课的时候,宋明韵敏锐地察觉到这些教授们的偏好——喜欢努力上进,勤奋积极的孩子。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像她们求助,大概率不会被拒绝,并且有可能得到意外之喜。
宋明韵降低自己的期望,有人帮忙不亏,没人帮忙指点一下迷津也是赚的。
果不其然,她没有贪心地向多个老师求助,她找了上次那个说话犀利的头发花白的教授。
岁月从不败美人,宋明韵得承认,她对老教授有一点崇拜,在她表现出来的个人魅力中,或许还带着一种向往,希望今后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人。
她得到了意外之喜,那是一句轻飘飘但重如千钧的话,“我这边有什么消息,也替你留意着。好好干,然后放平心态,等待时间的加成。”
这一瞬间,宋明韵内心充满了窃喜,虽然可以说这是她争取来的。打败了,她从小为人处事中,被暗中灌输着的不要经常麻烦别人,生活中要中庸的思想。
在拦住教授之前,她不止一次地想着,如果自己被拒绝,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也没关系。这只是一种尝试,不会影响什么。
尘埃落定,她得到了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