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妈,您就还是早晚出摊?”
“早晚都行,就是中午,如果我还能顾得过来的话,我能把粥换成面条,捞面条你觉着怎么样。”
“ 你先前说这附近会有很多搞建筑的,那我这面条配菜就一锅做好,一天一种,量给大点,价格便宜点,受众就是这些人。”
“妈,你想的挺好。这两天我们再具体敲定一下种类,那边的东西还没配齐全,我找个下午把必要的东西给买了。”宋明韵肯定了赵舒的决定,眉眼间都是鼓励。
赵舒笑,“成,你觉得中就行。我还是信你的话。”
两个人都笑,后果就是饭有点糊了。锅底熬糊了,索性程度轻,不影响吃。
*
上午八九点,宋明韵出门到批发市场找出租的店铺。
这件事首选因素是到服装厂的距离,其次是租金。
这件事没花什么心思,很顺利地宋明韵租下两件打通的店铺。
她甚至连店里的装修都不用大改,只需要到街头那家店做个新招牌就成。
这家店位置不靠前,甚至不靠近中间,但回想自己进货的心路历程,她不认为这是什么大事。
她做散户生意,散户的特点是量不大,客户手里资金不足。那么必定对方会货比三家,她这边价格上的优势是显著的。
没有理由她这做不起来,虽然她也只是沾了服装厂看不上散户这种量小还麻烦事情的光。
可这也是她的本事不是嘛。
招牌还要等上一段时间,可横幅出来得快,宋明韵还没办好营业执照相关的证件,但不妨碍她先把东西准备上。她想的名字简单直白,服装厂的厂牌名加上主营业务[时乐巧批发]。
到批发市场的管理中心,借了把扫帚,宋明韵开始收拾屋子。
走的时候,她心满意足。然后兴趣不减地开始打电话催杨涵雁。
她那天问到要怎么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杨涵雁直接揽下了,说陈钧熟悉流程,交给陈钧办准没错,陈钧脸上带着笑应了。
人对象两个人,就这么应下了。而她分明是得利方,那一刻却感觉还不如不得这利。
但是催归催,交给陈钧她的确是再放心不过了。
债多了不愁,人情债也一样。
*
宋明韵开店那天,特意买了一盘挂鞭,在店门口喜庆喜庆。来的人不多,但是也还行,热闹的气氛是有了。
店里的员工就她一个人,她这还没开张呢,暂时不考虑雇人的事儿。这店筹备得匆忙,但是内部也是有模有样的,该有的都有。
她这搞批发,跟开服装店就又不太一样。
店里高高低低地,墙上架子上挂着的都是衣服。墙上挂着的是夏世敏推荐的热销款,保证每一件都能看见完整款式。
然后就是店里的各种架子。两间店门暂时就开着一个,两间店门她都担心自己看顾不过来。
墙角竖着一个折叠架,这是用来在地店外头展示东西的。
店里很好,唯一的缺陷就是店里没装电扇。
宋明韵体温常年偏高,最不喜欢的就是夏天这种闷汗的天气。室内不通风的时候,她是受不了一点。这段时候都要耗费在这家店上,她也没打算亏待自己,到隔壁街买回来两台台式风扇,放在桌子上吹。
一台在店里用,一台拿回家。也许之后赵舒也能用上。
开业第一天,宋明韵店门外挂上了,新店开张巨优惠的横幅。服装批发,就来时乐巧批发。
算是拿自己本来就不高的广告素养给自己打个广告。
别的不说,第一天上门问价的人真的不少,也有人当场就订下的,但是更多的还是离开之后又回来的,这明显就是货比三家发现她这边价格最实惠,又折回来的。
这些人的特点就是折回来之后下单特别果断,宋明韵第一天算是个开门红。这还是第一天因为货不足,很多交了定金的。
下班前盘账的时候,宋明韵笑得不见眼了都要。
弹了一下手里的发票。要不是还说买进卖出最赚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