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八零断绝情爱,事业蒸蒸日上 > 第3章 集市

第3章 集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集市上吵吵嚷嚷,宋明韵心中却很激荡。

黄金年代啊!

*

隔天宋明韵就提了一份红烧肉,回娘家一趟。

宋家离王家不近也不远,都在一个县上,不过一个在县东边,一个在县西边。

她这次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先给她妈打个预防针,有个心理准备。

省得她摆摊后,宋母从外人那儿听到什么闲话,再给气病了。虽说她觉着她妈不是这么受不住刺激的人。

而她爸是个犟苗子,也爱面子。宋明韵已经做好宋父不支持的准备了。

反正没什么用,她也不是小孩了,自己知道正确就行了,哪能因为别人不肯定就不做了呢?

至于宋母,理解最好,不理解顶多也就是她最近少来几趟。她提前说比意外得知这件事强。

宋家住的是楼房二楼,宋父厂子给分配的房子,爬上爬下方便。60平的房子,隔出来三室一厅。

还没上楼,宋明韵隔老远就瞧见,楼下树旁坐了三五个老头老太太。

小马扎,蒲扇,手里的针线,是闲聊没错了。宋母也在其中。

宋明韵喊了声妈,然后跟旁边的大爷大娘一一问好。

“明韵回来了啊。”

“呦,又给你妈带好东西回来喽。带的啥呀这是,叫我瞧瞧?”

这时宋明韵往往不用回复。

她妈性格大大咧咧,说话也大嗓门:“赵兰花,我闺女给我带的东西你好奇啥,想瞧叫恁妞回来给你送,不都妥了[3]。”

然后起身,带着闺女往家里走。

宋明韵寒暄一句,“大爷大娘,我跟我妈先上去了。”

然后跟上身形胖胖的宋母。

宋明韵回忆起宋家一家人的情况。这家人口真挺简单,宋爸早年就是糕点厂的正式工。

而宋母是逃荒到这儿来的,运气好,找了份纺织厂学徒工的工作。后来经人介绍跟宋父认识。

根据宋母自己所说,她以前叫李月牙,上户口时改了个名字叫李月圆。

宋母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语气自豪,说:月牙一听就胖不了,果不其然,改了名字以后她就长圆了。

这个年代长胖就意味着有福气,没福气哪能胖得起来呀。

宋明韵小时候随宋母,是个有福气的小胖子。可小孩子长大,一抽条就瘦了。

除了宋家父母,宋明韵还有一个大哥,叫宋明嘉,比宋明韵大上四岁。

宋明嘉是中专学历,毕业以后被分配到本地的纺织厂做会计。

跟小两岁的同厂妇联干事郭美霞结了婚,有个9岁的儿子,叫宋乐安,小名安安。

可以这么说,宋家跟王家人口都很简单,正好宋明韵也不喜欢这些虚头巴脑的。

人一多,这心就不齐。

累人。

也就过了几秒钟,宋明韵听到了钥匙“咔哒”一声,随后就是说话机关枪似的李月圆同志。

李月圆自然接过宋明韵手里的袋子,“你看你,来都来了,还带吃的过来干啥。家里缺你这一口吃的吗?”

这倒是,宋母自己就不亏嘴,对两个孩子也亏不了,要不然说宋明韵小时候能长成小胖子呢?不过,不带东西过来,外人瞧着空手回来,第二天就能传出来宋家姑娘不孝顺!

再说,李同志不是也好吃嘛,哈哈。

“诶呦,还带了红烧肉。你们那边国营饭店的师傅手艺是真不错。”

“说吧,你这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来这干嘛?可别跟我说是来看我和你爸,老娘一个字都不信。”

宋明韵:“您这话说的,好像我多没良心似的。不过,我爸呢?这时候不是下班了吗?”

“找他那几个老伙计,下棋去了。”

哦,下象棋,宋爸的爱好。

“刚刚恁那话说得伤人,你摸着良心说,我往恁这儿来的少吗?再来多点,怕不是都要赶我走了。再说了,我来多了,你愿意,我不愿意瞧见郭美霞。”

“嗯哼”,李月圆表情一言难尽,“你们这事我都不乐意掺和。”

宋明韵耸肩,“是是是,您多厉害啊,街坊邻居都说不过您,您这嘴皮子功夫跟手上功夫数一数二的”。

李月圆瞥她一眼:“就你知道。”又补充道,“别做这种动作,显轻浮。还有你到底干啥来了,直说,中不?”

"有啥中不中的,我都是来给恁说一下,嗯,我想摆摊嘞。"

“你想干啥还用跟我说,嗯?你干啥?摆摊?”

李月圆深深看了宋明韵一眼,“你也怪能耐哩。你缺钱了?不应该啊。”

宋明韵摸了摸鼻子,“不缺,就是有这么个想法,先跟你们说一声,我爸身体不好,省得再受刺激。”

李月圆:“懂了,我来跟你爸说。你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呢。”

后半句宋明韵就当没听到,只笑,紧挨着李月圆,“妈,我就知道你最中了。”

“起开,烦人得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