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千载朱弦望川知 > 第3章 山神之愿(一)

第3章 山神之愿(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扶倾山脚。

“怎么说?探测到有魔气残留吗?”

沈容青闭上眼,神识探出向四周发散,草木为其体肤,虫雀成其耳目。半晌后才再睁眼,只微微一摇头。

“以我为心,方圆千米内并无分毫魔气,此处大抵无魔。”方圆千米是此时沈容青能感知到的极限,再远的事他也说不好。

同萧望川一样,在入仙门前沈容青也是梁国人,且和梁国皇室息息相关。萧望川被清虚尊上带入青云门时才四岁,纵然心志成熟,却仍改不了这爹生娘给的肉体凡胎尚为幼童的事实。

非有天赋者不可习仙,故而修者大都心气高的很,饶管那孩子是大皇子还是太子,就算是皇帝本人,也没人稀罕照顾他,最后还是沈容青来接守了这个烂摊子。

他比起萧望川也大不得多少岁,天赋虽比不得萧望川,确也是个实打实的木属性单灵根,加之性格温吞,与人为善,修行数年来也取得了颇丰的成果,只是他不喜剑术心法,反倒醉心于研究古书上的各类卜卦阵法,如此哪怕他也是个万里无一的天才,但放在自古以剑为名的青云门了,反倒是有些太过籍籍无名了。

若非魔,那就该是妖了。

萧沈二人不约而同地想道。

萧望川捏了团灵火,令其悬在两人身侧,以作照明。山中很静,却并非死寂,耳畔不时还能传来三两声略显渺远的鸟鸣。

“明义874年,自边陲向京师而行的一支镖队路逢暴雨,借道扶倾山,无一人归。京中始以为山匪多宝作乱,数下搜寻,未果。”

“明义879年,彭州县令爱女出嫁幽州,途径扶倾山,未归。县令震怒,散尽家财召有才之士入山寻女,无果,尽失散。”

“明义896年,江南商行过路扶倾山,道中疲乏,欲作休整。次日一早,入山者不归。”

“明义907年,幽州匪寇之首为大梁名帅崔元逼入扶倾山,此后数年,杳无音讯。”

沈容青顿了顿。

“自明义874年至今近四十载岁月,凡入扶倾山者鲜有人生还,如今此山已经成了幽、雍、彭三州人尽皆知的鬼山,可朝廷对此却是不闻不问,冷置多年,如此,当真不怕有损民心吗?”

“他们不是不想管,是管不了。”萧望川将双手枕于脑后,嘴里还叼了根顺路摘的狗尾巴草,正闲庭信步地走着。

“在妖鬼邪魔面前,人的力量小的简直和蝼蚁没区别。朝廷拨人下来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得倒把人力财力都砸进这个无底洞里,而且扶倾山一带本就荒凉,人迹罕至,确实没有管的必要。他们算的精着呢。”

再怎么说,萧望川也是做了梁国四年的大皇子兼太子,身体不好控制不意味着眼瞎耳聋,四年前,他也从自己那便宜父皇处学到了许多。

“只是苦了百姓啊。”沈容青低下头叹了口气。

修士修行不仅在于锻体炼气,还在于炼心,摒弃杂念一心向道者往往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加长远,但道理人人都懂,最终能做到净心的人仍是少数,仙门,哪怕是极富盛名的青云门的弟子也免不了受利益的熏扰。只要好处给的不足,哪怕邪魔屠城,这帮子利欲熏心的人也是不会出手的。

世人言之,百姓追名是谓害人,高官逐利是谓祸国,至于修士呢?没有。非无过也,是不敢也。

“管他什么牛鬼蛇神,至少今日咱哥俩来了。往事不可追嘛,已死之人救不了,那以后来往扶倾山的人呢?我们还能帮一把他们。”察觉到沈容青情绪低落,萧望川也难得地在狗嘴里吐出了几颗象牙,“哝,前头有光亮,看看去。”

子时三刻,本该空无一人的山林深处却隐隐散出一片微黄的亮光,简直要把“我就是线索,快来看看呀~”这几个字写出来,拍到二人脸上了。

萧望川一眯眼,远远地依稀辨认出一间矮木屋的外形。

深山老林小木屋,壁炉热汤老巫婆,老掉牙的情节。萧望川眼珠子转了两圈,如是想到。

屋子老旧,却不显的残破,主人家还在屋外围了圈木栅栏,或许待春日来临时屋前会被栽满或红或紫的各类花草,只是在这个过于寒冷的冬日,注定只能看见一片略显空荡的黄土了。

窗子上贴着红窗纸,是个“喜”字,无声中昭示着一场好事的将近。

沈容青敲了敲门板,“有人吗?”

不多时,门后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脚步声。

伴着“吱呀—”一声,木门被人推开出了一条小缝,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妇人站在门后,怯生生地打量了二人一眼,许是发现二人并无恶意,才大着胆子把门又拉开了些。

“姑娘莫怕,我与家弟外出打猎,只是幼弟顽劣,贪玩误了时辰,如今天色已暗,我们受困山中,寻不得出路,不知姑娘可否行行好,让我们兄弟二人留宿一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