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承铉的身体逐渐康复,胃子穿孔已经愈合,脑震荡的症状也大大减轻。然而,夏知宜深知,李承铉的心灵创伤并未完全愈合。他决定找来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帮助李承铉走出心理的阴影。
夏知宜如此在意李承铉的心灵创伤其实是因为他自责,他一直认为是自己前段时间对李承铉太冷淡了才会诱发他的心理疾病。
当心理医生出现在病房时,李承铉显得有些抵触。
他折腾着说自己没病,不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这让夏知宜很头疼。
起初,李承铉只是敷衍地回答着心理学家的问题,但随着对话的深入,他逐渐开始敞开心扉,讲述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心理学家耐心地倾听着,不时地给予李承铉一些温暖的鼓励和专业的建议。
在与李承铉的深入交流中,心理学家逐渐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脆弱与挣扎。他发现,李承铉目前心理状态脆弱,思想极端,情绪敏感,且存在一定倾向的自毁思想。这样的心理状态,往往是由于受到了某种强烈的刺激或打击。
心理学家将这一发现告诉了夏知宜,并建议他一起探寻李承铉近期是否经历了什么重大的变故或刺激。这些经历让他感到无比的痛苦和绝望,也逐渐形成了他目前这种脆弱、极端和敏感的心理状态。
夏知宜听后,心中充满了愧疚,认为李承铉的心理问题可能跟自己以前的冷淡态度也有一定关系。
在医院的日子里,李承铉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
每天,他都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夏知宜的到来,仿佛夏知宜的到来就是他康复的最大动力。每当夏知宜走进病房的那一刻,李承铉的脸上都会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是一种由衷的喜悦和幸福。
夏知宜一来医院,就会立刻联系心理医生,详细询问李承铉的康复情况。他关心李承铉是否按时接受了治疗,是否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了康复训练。他还特别关心李承铉的心理状态,询问他是否还有自毁的倾向,是否还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和支持。
每当听到心理医生说李承铉的康复进展顺利,心理状态正在变好,夏知宜都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每当夜深人静时,李承铉都会躺在床上回味着夏知宜对他的关心和照顾,这份‘友情’对他来说比任何药物都更加有效。他高兴得夜不能寐,心中默默祈祷着能够早日康复,与夏知宜永远在一起。
然而,在夏知宜的心中,李承铉的心理问题始终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他时常向心理医生咨询,询问李承铉的康复进度,以及何时能够完全走出心理的阴影。
然而,对于李承铉来说,他似乎并不太在乎自己的心理问题,他更享受与夏知宜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李承铉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自己的心理问题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康复,但他并不在乎。因为在他身边,有夏知宜的关心和陪伴,他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幸福了。
某天,夏知宜来到医院,手里提着一袋点心。这是他无意间听到李承铉提起过的一种点心,他记得李承铉曾经说过很喜欢这种点心的味道。于是,他特意去买来,想带给李承铉尝尝。
当李承铉看到夏知宜手里提着自己曾经无意间提起过的点心时,他愣住了。他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没想到夏知宜居然会记得这个,而且还特意为他买来。这份意外的惊喜让他感到欣喜若狂,激动之情如同潮水般涌来。
情难自禁,他不由得欣喜若狂激动的一把抱住夏知宜,还试图亲夏知宜,却被夏知宜一手按回病床。
夏知宜对于李承铉刚才的举动感到震惊无比。他愣在原地,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他回想起李承铉试图亲他的那一幕,心中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绪。他开始怀疑,李承铉是否对他有着超出友情的感情。
这种念头让夏知宜感到有些慌乱,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于是,他决定联系心理医生,寻求专业的帮助。
他迫不及待地拨通了心理医生的电话,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心理医生。他说:“我发现李承铉好像对男生有点喜欢,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心理问题的一部分。我希望你能顺便帮他治好这个毛病。”
心理医生听了夏知宜的话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他缓缓地说道:“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是,我认为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李承铉的具体情况,才能确定这是否是一个问题。有时候,人们的感情倾向可能只是暂时的迷茫或者误解。我会安排一次和李承铉的会谈,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我提醒你一下,这不是心理疾病,未必能治好。”
“请尽力而为吧。”夏知宜听了心理医生的话后,稍微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可能有些过于紧张了,但是他还是希望心理医生能够帮助李承铉解决这个问题。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夏知宜一直关注着李承铉的举动和言行。
他发现李承铉并没有再表现出任何异常的举动,这让他稍微安心了一些。
但是,他还是决定等心理医生和李承铉会谈后,希望心理医生能治好李承铉的所有心理问题,包括李承铉喜欢男生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