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曲于浓雾之中、出现在韩明亦眼前的确实是一条龙。
龙角,龙须,龙爪。
威武的身躯,青黑的鳞片,红色的鬣毛。
盘曲身体后仍有十数米高的巨龙睁开金黄的双瞳,巍然俯视着韩明亦。
韩明亦一瞬间感觉心脏像被握紧一般,沉闷而绞痛。
但这种痛苦还比较轻微,他能够忍受,因而脸色暂时没有露出异样。
他按了按头顶反戴的鸭舌帽:“您看守着阵眼?”
话音落毕,巨龙瞳仁瞬间竖直,双瞳发出耀眼金光。它张开大嘴,朝韩明亦吐出一团厚重的云雾。
韩明亦顿时感觉有冷冽的飓风袭来,他立刻压低重心,依靠护体的金光才避免被这一息吹飞。
毫无疑问,这是一记警告。
韩明亦硬生生接下警告的同时,脑海中迅速地过了一遍自己所知的与龙有关的知识。
现存古籍对龙的记载颇多,其间多有冲突扞格之处。譬如有将龙分为蛟龙、应龙、虬龙、螭龙四种;也有言除此之外,还有黄龙、青龙、赤龙、白龙、玄龙等不同颜色不同种类。但无论如何,“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能巨能细”都是先辈们对龙的共通认知。龙的地位、威能、法力可见一斑。
韩明亦不太能确定眼前龙的具体属类,但他很清楚一件事:倘若他面对的真是一条龙,那就绝不是能靠武力取胜的。
因此,飓风般的云雾袭来时,韩明亦没有选择用天地符抵挡。相反的,他将天地符塞回口袋中,转而取出了另一种灵符。
覆体的金光之下,韩明亦站定如松,掐诀念咒:“天玄地黄,授命阴阳。刚柔卷舒,阴阳俯仰。忽兮恍兮,遂兮洞兮。不形立显,不象尽彰。”
显形符于指尖燃烧,激发出耀而不显的金色光芒。
金光通幽,四散开来,射入浓雾,射向巨龙。
下一个瞬间,浓雾激荡出涟漪,层层叠叠如同镜花水月的倒影;巨龙身形陡然变得模糊,连带着它双瞳的金光消散,云雾般的吐息随之减弱。
韩明亦见状心中一振。他维持着显形法术,准备更进一步观察,却倏忽看见巍峨的巨龙呼啸着腾空而起,在地面激荡出如飞流瀑布般的滔滔白霜,几十米长的身躯直冲云霄。
韩明亦未来得及做出更多反应,下意识仰头,视线跟随那条巨龙。
忽然之间,韩明亦看见,头顶不是蓝天,而是一片广袤无垠的白色,白色之上有一些印痕,印痕之下是澄净的、厚厚的冰层。
冰湖?
韩明亦蓦然一怔,紧接着便觉重心狠狠一晃。
他跌倒了,但跌倒的方向似乎是朝上。
天地倒转,头晕目眩,韩明亦仿佛被抛入高空之中,又仿佛突然急速下坠。
他感觉体内五脏六腑颠倒错位、不断翻滚,生理性的眩晕感与强烈的恶心感共同袭来。
眼耳口鼻齐齐罢工,视野昏暗,耳畔嗡鸣,整个人好像被扔进了绑在过山车上的滚筒洗衣机里。
这样难以忍受的眩晕感持续了好一阵子。
不知过了多久,待韩明亦终于从这种天旋地转的反常感觉中脱身的时候,他浑身早已被汗液湿透。
他以一种近乎呕吐的姿势,双臂撑着地面,佝偻着支起身体。
他晃了晃脑袋,长长地呼吸。
深呼吸四五次之后,昏暗的视野终于又朦朦胧胧隐隐约约地映入了光。
韩明亦喘着粗气垂着头半跪在地上,晃荡的视野里又出现了了澄净的、覆盖着雪层的冰湖。
“呼……呼……”
他在失重感与眩晕感之中抬手扶额,希望能让自己尽快平复下来。
……?
韩明亦将右手从额上放下,举到眼前,来回翻转着看了看。
他还未完全聚焦的目光显露出茫然。
接着,他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体。
不太合身的黑色羽绒服,打了补丁的棉裤,左手戴了白色手套,右手什么都没戴……
这是……
……
它,不,祂说,「我是自然。」
四个字的回答振聋发聩。叶何呆立当场,几乎石化。
直觉告诉他,对方和之前一样没有说谎。这个答案也是真的。
叶何花了好一阵子才勉强调整好心态,但他还是忍不住确认般问道:“是‘自然界’的‘自然’,还是‘道法自然’的‘自然’?”
“道法自然”普遍被认为是一种顺应本性、自然而然的思想,其中的“自然”一个偏向概念性的词汇,是事物本来面貌的意思。叶何在猜声音无处不在又仿佛源于心底的自然是他本人个体人格的一种映射。
然而自然回答道,「前者。」
答案是“自然界”的“自然”。
难怪祂说,山是祂的一部分——祂甚至说的不是“熊山”,而是“山”。
山当然是自然的一部分。
祂的下一句话更加清楚地阐释了自己的身份:「山林川泽,风雨雷电,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皆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