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东北的第一餐,韩明亦让叶何选要吃什么,叶何几乎毫不犹豫地决定道:铁锅炖。
来了东北,怎么能不吃铁锅炖!
叶何作为南方人,对东北多少是有一些“刻板印象”的。他小时候看过春晚小品,长大之后看过东北风格的影视作品,对于东北美食的印象大致固定在铁锅炖大鹅、小鸡炖蘑菇、锅包肉和地三鲜这几样。
正因如此,第一顿饭,他选择了铁锅炖。
叶何和韩明亦坐地铁去饭馆。地铁进出都有三道门或者帘子,最大限度地隔绝外界的冷风。而餐馆则至少有两道门,用途一样。
叶何发现,冰城有一点很符合他的预设,那就是一旦进了室内,就会十分温暖,完全不用担心会被冻得缓不过来。
两人来到一家专卖铁锅炖的饭店。一进门迎面看见的就是挂着红灯笼、贴着红配绿大花袄似的墙纸的店面,非常东北风格的装修。
饭店有个小小的舞台。他们吃饭的时候,饭店老板就在台子上唱歌,一句“大东北是我的家乡”唱得非常有地道。下面吃饭的人们都相当给劲地鼓掌。
两人点了铁锅炖大鹅配一碟花卷。铁锅比人脸还大,嵌在桌子中间,下面烧着柴火。花卷上的时候叶何差点以为上错了。北方的花卷居然是长条形的,像拧起来的毛巾一样。
服务员每上一道菜都会说吉祥话,还带押韵的,态度十分热情。
一顿饭吃完,韩明亦问叶何味道怎么样。叶何连连点头说好吃,鹅肉炖得软烂脱骨,长长的豆角十分入味,和黏糊的粉条相得益彰,一顿饭吃得既惊喜又满足。
韩明亦笑着点头,说你喜欢就好。
第二天,韩明亦带叶何去了冰城有名的两个景点,一个是本地地标大教堂,一个是冰雕公园。
教堂是拜占庭风格,墙体是清水红砖,上冠是绿色的洋葱头穹顶,主从式布局,错落有致。比较遗憾的是教堂内部不对外开放,游客只能在外面拍拍照。
教堂外面游人如织,有拍照打卡的,有做直播的,还有出cos的。
叶何看到了好几位或漂亮可爱或帅气飒爽的coser,他认出被cosplay的其中一个角色是某个系列游戏里用弓箭的精灵,其他的就认不出了。Coser们穿着cos服,顶着严寒在教堂周围拍照。有两位女生鼻头都冻红了,还很有职业精神地摆出好看的姿势以便大家拍照。
另外,有本地人抱着一只白狐在做生意,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围在那里。叶何也去看了一眼,原来是付几十块钱和白狐拍一张照并且把照片当场洗出来的生意。
韩明亦问了他一句要不要拍,叶何摇头说不用了。
他们在教堂附近逛了一会儿,买了两根冰城最有名的马氏冰棍。味道甜而不腻,冰中带香,余韵悠长。
中午,他们吃了一顿叶何“心目中”的东北菜(小鸡炖蘑菇、地三鲜和锅包肉)。韩明亦笑着说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好吃的,比如溜肉段、拉皮、酸菜白肉、拔丝地瓜、雪衣豆沙等等,他们这几天可以统统都吃一遍。叶何重重点头,遍历东北美食的行动计划早就在他心中扎根了。
下午,两人去了不需要买门票的冰雕公园。
韩明亦本来想带叶何去“冰雪世纪”玩儿的。那是冰城最有名的、面积最大的大型冰雪乐园,有许多冰雪娱乐与观光的设施,比如冰雪滑梯、冰雕展、冰雪秀等等,但叶何说自己想去人少一点儿安静一点儿的地方,所以最后选中了这家冰雕公园。
这座公园不久之前办过冰雕大赛,现在展出着许多精美的作品。
一个不大的公园,庭院式的错落格局,沿路均匀地摆着姿态各异的冰雕,有单面的也有双面的,下面用铭牌标注了几等奖、作者名以及作品名。
冰雕造型丰富、风格不一,有捧着贝壳的美人鱼,有穿着宇航服的航天员,有吹着胡笛盘腿而坐的西域行商,有口衔宝珠的巨龙,有象征着两片土地一衣带水友谊长存的河流与拱门……
叶何和韩明亦慢慢散步,逐一观赏,看到栩栩如生的特等奖作品时会赞叹不绝,看到虽然没拿到奖、但有巧思的设计时也会拍手称赞。
除了冰雕之外,这座公园里还有冰版画的展览。韩明亦对叶何介绍道,这是一种先把初稿绘在一块冰上、雕刻好之后,再将调料涂上冰块表面,并用宣纸将画拓下来的艺术。
叶何看着一幅幅墨色的冰版画,由衷地敬佩作者们的想象力、笔力和雕刻力。
逛完冰雕公园后,两人回到了酒店,带上寄存在前台的行李,打车去往冰城的大巴站。
他们坐傍晚的大巴,从冰城回乾山。
在大巴车上度过了四个小时后,他们到达了韩明亦的故乡乾山。
乾山的位置比冰城更北,因此从温暖的大巴车上下去之后,穿得跟熊猫似的叶何被冷意激得打了个哆嗦。
韩明亦把两个行李箱从大巴车肚子里拿出来,对叶何道:“走,咱们先回家放行李。”
叶何被刺骨的冷意驱使,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好。”
上了出租车后,叶何摘下手套和口罩,呼了口气。
韩明亦笑着问他:“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