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等卞锦程长大之后,一应应酬的场合便直接由这个孙子代劳。
刚开始不是没有人提出过异议,只是卞侯爷身体的确不能劳累,总不能非要人家跑来你家给你面子。
而且建国侯府的嫡孙卞锦程待人接物进退有度,温和有礼又满腹诗书,只要与他接触过的,都没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便都无话再说。
此次二皇子单易升南方督建堤坝治水有功,成为夏允帝儿子之中第一个封王的皇子,封王礼这样的场合,应当是不能缺席的。
因此,卞锦程写完一篇策论,看着时间上也差不多了,便搁下笔,叮嘱四又等晾干了,整理好给祖父送过去,便收拾妥当出门了。
钦天监算过的吉日,天气自然是不错的,卞锦程索性让三木半推开车窗,挂起帘子,看着外面的情景,阳光也能斜斜的照进来一些。
天气好,百姓们也活跃起来,外面传来摊贩们的吆喝声,讲价的声音,小孩子的追逐打闹声,酒楼里文人高谈阔论的辩论声,隐约还有戏楼嘹亮高亢的唱戏的声音。
再往前走,一切的声音如梦一样渐渐远去,周围慢慢变得安静,卞锦程便知道快到宫门口了。
很快,马车载着卞锦程到了宫门口,这时候便要停下马车,前面就只能徒步走。
卞锦程下了车,已经有一些人等在宫门外了,大多数都一丝不苟的穿着官服,也有一部分与卞锦程一样穿着体面的常服。
卞锦程一下车,便有人认了出来,熟悉的抬手打个招呼,卞锦程一一回应,见到亲近的长辈也上前主动行礼问好。
众人不管什么品阶,都老老实实在宫门口排队,一一亮出身份并且接受过检查才能进宫。
车夫和侍卫不能进去,便在宫门附近等着,卞锦程只带着三木,经过层层盘查,终于踏进了宫门,进了宫门之后还有一道长长的宫道。
进来的各位大臣彼此结伴三三两两往里面走,卞锦程与三木并没有与任何一位大人结伴,只沿着宫墙慢慢走。
不过一会儿就听见后面传来喊“卞二公子”的声音,卞锦程听到那声音一顿,却不能当做没有听到,缓缓转过头,果然是单易辰那张脸。
单易辰已经面色带着病态的白,坐在轿撵上,由几名太监抬着,微微斜靠着身子,见到卞锦程便打了声招呼。
“三皇子殿下。”卞锦程行礼请安。
据说今年三皇子提前回京便是为了二皇子的封王礼,所以卞锦程早做好了今日会见到单易辰的准备,倒也没有意外。
“卞二少爷走的到快,本殿下这身子,若是单靠两条腿,怕是喊破喉咙也喊不住你。”单易辰语气熟稔,离得不远的大臣们听到这语气不禁微微侧目。
三皇子不常在京城,每次哪怕是出现在大家面前也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匆匆来去,近距离见过他的大臣并不多。
这三年听说三皇子病重无法启程,更是没有回来京城,三年的时间过去,三皇子的容貌是有些微变化的,不管是见过还是没见过的大臣都认不出来。
刚才卞锦程一语叫破三皇子的身份已经让人感到意外,更别说现在三皇子这样熟稔的语气。
众位大臣也连忙躬身行礼,等单易辰叫起了,才听卞锦程淡淡道:“殿下,封王大典应该快要开始了,殿下坐着轿撵不方便与我们挤,还是请先行一步吧。”
“卞二公子说的是,那既然如此,我们等会儿再见。”这种场合,卞锦程不乐意与单易辰表现得熟悉,单易辰盯着那发顶笑了笑,也不强求,再次与众位大臣招呼一声,放下帘子,四名太监再次将轿子抬起来。
“陛下对三殿下当真是疼爱有加,在皇宫中竟然允许乘坐轿撵。”
单易辰离开后,卞锦程听到有年轻的大臣感慨。
卞锦程微微抬眼看过去,看到也有听到这句话的老臣对视一眼,旋即意味不明笑着附和,重新抬步往宫内走。
卞锦程也全当没有听到,三木虽然奇怪于自家少爷什么时候与三皇子殿下认识了,但在皇宫里却谨慎的没有多问。
卞锦程站在老地方,因为他代表着建国侯府,也是内定的侯府世孙,位置还算靠前,一眼就能看到最前方排排站着的两排皇子。
卞锦程站的是右边那一排,而左边那排最前面的赫然是单易辰,所以一侧眼睛就能够看到他。
照理,皇子们早上应该早早到皇宫,与皇帝一起开皇祠祭拜祖先,再将二皇子的封王称号添在族谱上。
结束后,大臣们才进宫举行封王大典。
而单易辰竟然与他们差不多时间才进宫,卞锦程抬眼看着头上已经升到头顶的大太阳,想:大概是因为他身体“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