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日,卞锦程没有再出门,安安静静在家里读了几天书,但外面的事情却是一件不落的全部都能掌握,毕竟他有三木这个小喇叭在身边。
三木读书也是不少的,毕竟跟在卞锦程身边,该读的书一本也没少读,但大多数都是囫囵吞枣,并不甚了解其意,到了现在四又闲下来还能陪着卞锦程读两本书,三木是静不下心来的,所以在两人读书的时候,三木便府内外的跑,有个什么动静都要回来跟两人嘀咕。
不过他跟四又嘀咕的多,毕竟卞锦程读书算不上废寝忘食,但也就吃饭的时候能听他唠叨两声,也算是就着故事下饭了,睡觉和读书的时候,三木是千万不敢去打扰的。
所以即便卞锦程多数时候闭门不出,也知道了祖母第二天就将卞锦绣叫了去,不知道聊了什么,隔天祖父就跑去了皇宫跟皇帝聊天去了,他倒不用像陈参将一样告状,只简单提了两句,对于皇帝来说给儿子娶个庶女也不算什么大事,甚至很给面子的同意了卞信的其他请求。
祖父刚出宫门,七皇子就被叫进去了。
然后侯府便开始准备嫁女儿的事情,虽然卞王氏央着侯爷厚着脸皮要了个皇子侧妃的位置,但倒底没有太过张扬。
卞李氏也不是苛待庶女的主母,收拾了一份看得过去的嫁妆,虽然卞锦柔的婚事还没有定下来,但也将嫁妆亮了出来,对于给两个庶女的嫁妆是一样的,并没有任何偏颇。
至于除了家里准备的嫁妆之外,亲近的人也会添妆,周姨娘跟祖母那边也添了妆,包括做哥哥的卞锦程也让三木送了一份过去,便也没什么需要卞锦程出面的了。
都知道老侯爷看重卞锦程读书,也没人敢拿这些事情去烦他,就是周氏最近春风得意,到外面不敢说什么,关起门来听说已经开始自比皇子的丈母娘,所以对着嫁妆很是挑剔了一番,毕竟是嫁给皇子,还是侧妃,自觉应该比卞锦柔的嫁妆要厚上几分的。
但……没人理她。
卞李氏向来是不怎么搭理她的,老夫人却是也一改往日的态度,虽然求着侯爷去给卞锦绣要了个侧妃的位置,但明显对卞锦绣冷淡了一些。
不过到底是在身边长大的姑娘,卞王氏虽然不满,但在卞锦绣出嫁前还是忍不住将人叫到了房里叮嘱了一番,将早早为她准备好的东西拿了出来,只是听说了卞李氏的做法,那天晚上又与老侯爷聊过,犹豫了一下,只拿出了之前准备的一半,剩下的封起来等四丫头出嫁的时候再给,不再像之前那样太过偏向卞锦绣了。
不过这些事情外人是不清楚的。
因为快到八月十五,还是留卞锦绣在侯府过完最后一个团圆节,所以婚期定在了八月十五之后。
八月十五当天,自家人关起门来吃了顿团圆饭,卞成忠跟卞成义也带着家眷过来,只是卞家从卞信这一代开始起来,不算亲近的族人都在老家那边,京城这边就只有他们三家,到底人口不多,只男女分了两桌,各自聊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除了周氏三人有些得意忘形,话多了一些,倒还算热闹,只是老侯爷和老夫人毕竟年纪大了,又喝了些酒,饭后只跟着大家稍微赏了下月就被人扶着往后面屋里休息去了,其他人不敢吵着他们,也略坐了坐便散了去,各自回去了。
皇城内,皇室也在喝酒赏月,相对于卞家人口稀少,皇室宗亲满满的占据了偌大御花园的一角,满满当当坐了十几桌。
夏允帝坐在亭子里,旁边是皇后和肖贵妃,四妃坐在亭子右边围了一圈,皇子公主们按照排位坐在亭子左边,坐了两桌有余,夏允帝没有兄弟,大多皇室宗亲都不算近,此刻座位也稍远一些。
大抵是按照这样安排的,只除了一个意外。
单易辰作为皇后嫡出,这次又赶在八月十五之前回来了,在没有储君也没有王爷的前提下自然是众皇子中地位最高的,本来是与皇子们坐在一起并且坐在首位的。
然而单易辰无趣的很,感受到身上投来的各色目光,耳边听着虚假的客套,单易辰百无聊赖扫视一圈,又想起了几日不见的那人。
从与卞锦程的相处中,明显能感觉到他在刻意避开自己,不过单易辰并不在意,初见确实被他的皮相所迷惑,现在却是从与他的相处中品到了几分乐趣,让自己几日不见便心痒痒的很。
现在卞锦程应当也在与家人共同饮酒赏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总归也不想在这待着,不如早早离席陪母后说说话,再去找他。
正好一阵晚风吹过,单易辰顺势猛咳起来。
在座的众皇子包括二皇子其实都对这个三皇子不是很熟悉,他一年大多数时候都在漠北镇北侯那里,每年在京中也就待上一个月,大部分时间还都是在闭门养病,就连父皇生辰,也是来去匆匆,他那个身体,兄弟姐妹们也不好在宴席上找他喝酒,交流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