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三皇子单易辰体弱多病,因为一些原因一直养在外祖父这里,只有皇帝诞辰才会回京,甚至都不会在京城多待,寿宴结束了紧接着就会回来。
这三年都因为有事绊住了脚甚至都没回去,沈戎之跟在表哥身后耍了三年,早已兴奋的忘了自己姓什么,知道今年事情了结,表哥可能会回京,但怎么回去的这么早?
沈戎之佯装大哭,平日里都是表哥带着他玩,表哥练武天赋高,现在放开了都能跟祖父打个平手,所以跟着表哥,祖父跟父亲、二叔他们都很放心,若是表哥走了,自己怕是又要被禁锢在军营天天操练了!
想到往年表哥不在时的悲惨经历,沈戎之心中沉痛不已。
“不然你今年也跟我去京城?”单易辰笑眯眯道,沈戎之顿时将头摇成了拨浪鼓,京城那地方,去一趟可是要短寿的,还是算了,他还是个孩子呢!
单易辰被拒绝了也不在意,顺嘴又笑了他几句,想起这次提前回京的理由,心中却是忍不住冷笑一声。
早点回去也好,今年京城怕是有好几场大戏等着他去看呢,自己倒是可以趁机插上一脚,若是顺利,短时间内怕是回不来了。
“哈哈哈哈哈哈,四又你是没见到卞锦聪那个蠢样,还真以为打听到老侯爷今日读了什么书就能投其所好,就背了两句还背不顺溜呢,就仰着脖子到老侯爷面前炫耀,要论读书连我都比不上,还想跟我们少爷比,蠢死了。”
三木搭着四又的肩,笑得打跌,四又八风不动,稳稳的给卞锦程磨墨,早已经习惯了三木时不时的抽风,只是听到最后却仍旧忍不住露出一声冷笑。
眼见着卞锦程考中了举人,明年就要参加春闱,而卞锦聪快及冠了却连个童生都没过,周氏顿时坐不住了,让人打听到侯爷最近在读的书,便打算从侯爷那边入手,投其所好,压着卞锦聪实实在在在侯府呆着读书读了几天。
结果就这?
听那边院子传过来消息说周氏回去听了这件事就发了好大一通脾气,不过气也只是气又被卞锦程比下去了,顶多念叨卞锦聪两句,读了好几日书竟都没背熟。
她还不知道卞锦聪读书期间偷溜出去逛花楼,甚至有了个心心念念的相好的事情,不然就不只是发脾气了。
“少爷,可要将周姨娘打听侯爷近日读书的消息透漏给侯爷?”四又放下磨条,上前一步低声问道。
三木被四又突然上前的一步带的踉跄了一下,连忙站直不敢摔倒毁了卞锦程练的字,不然又要被罚抄写了,也不知道少爷怎么能这么静下心来每日练字读书的。
探首过去看了一眼,少爷的字明明已经很好看了,连侯爷都连连夸赞,却仍是每天静心练上一幅字,不愧是我家少爷。
三木与有荣焉。
“你若是无事,就去母亲那边看看母亲,看看母亲有没有被周氏气到,顺便留在那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卞锦程勾完一个字提腕,才瞥了一眼无所事事的三木,知道他闲下来难受,淡淡吩咐道。
“好嘞,我这就去,老夫人又不是第一次偏向周姨娘,夫人都习惯了,多少年没生过气了,肯定不会在意这些人的,不过好久没喝李嬷嬷炖的汤了,等我干完活给少爷跟四又带些回来哈。”
话还没说完,人已经不见了踪影,但这次好歹还记得把书房的门关上。
“不必去打扰祖父,生辰在即,没必要让祖父在这个节骨眼上跟他生气,不过你可以让人将卞锦聪近日的情况与周姨娘说道说道。”卞锦聪收回目光,看向旁边的四又道。
他没时间管卞锦聪读不读书,不过祖父生辰在即,最近还是不要让卞锦聪有机会偷溜出去了,还是让周姨娘去看着卞锦聪吧,相信知道了卞锦聪近日的作为,作为卞锦聪的亲娘,周姨娘对于卞锦聪读书的事情会更上心一些吧。
“让你去寻的生辰礼物如何了?”
“少爷放心,前两日得到消息我就亲自去走了一趟,确实是已故高僧随身携带并加持过的手串,据说有静心凝神、延年益寿的效用,只是还需在广福寺受九九八十一日供养,再有十日就好了,到时候我会跟着去跑一趟请回来。”
因着要低调,寿礼倒是也不必准备什么珍贵宝物,更注重心意,这高僧手串倒是颇废了卞锦程一番心血才寻得。
“不必,我亲自去请。”不求祖父能像高僧那样高寿,只求能让祖父身子好受些,不再受病痛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