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祁邕人在养心殿里。
太子祁昭带人到了殿前,宫人进去禀报过后,就又出来,将祁昭迎了进去。
祁昭跟着领路的宫人入了殿内。
皇帝祁邕坐在殿内高案后,身边是一直跟着皇帝的大太监冯公公。
案前,楚樾规规矩矩地跪坐着。
一旁金鹤屏风前的椅上,二皇子祁烽坐在其上。
二皇子自己带来的侍奉太监不声不响地立在椅后。
太子祁昭迈过门槛走了进来,向着皇帝低身行礼:“见过父皇。”
“嗯。”
皇帝祁邕应了一声,抬手随便一指旁的木椅,“坐吧。”
祁昭谢过他,转身走向皇帝给他指的一把大红酸枝云龙纹椅,坐了下来。
一坐下,他才看见笑盈盈的二皇子左手突然抬起来,猛地扣在椅背上,用力攥紧。
虽然对方还是一脸笑意盈盈,但是从那只手上用力攥紧的力度和他那轻微抽搐着的嘴角来看,祁二皇子生气了。
祁昭都看见了他脖子上暴起的一条青筋——生气也情有可原,祁昭屁股底下的这把椅子可是大红云龙椅。在这养心殿从来只有皇帝能坐,算是这养心殿里的一把龙椅。
祁昭有些想笑,憋住了没发作。
皇帝祁邕没注意到他二儿子气着了,也没多在意突然到来的太子祁昭。
他放下手里的竹简,对跪在面前的楚樾道:“兵马的事儿,你刚回京来时,太子就特地来殿里向朕进谏过了。”
“北疆战事吃紧,那处也是大衡的江山。若北疆边关失守,后果不堪设想。北疆军需要的兵马,军饷,军粮,该给的,朕自然都少不了,总不能寒了将士的心。”
“兵马会随你一起动身去北疆,只是传下圣旨去,还需要些时间置备。且等到今日酉时吧,朕会让那些兵士在城门前等候。朕知道,你也想早些回去,那便今日就动身。”
楚樾低下头去,伏下上半身,朝皇帝深深叩响脑袋。
“谢圣上恩准。”
皇帝允他平身。
皇帝并没和他多说什么,余下无事,便叫身边的大太监冯公公送人出殿。
刚吩咐下去,祁邕就拿起手边的茶盏,边送到嘴边去,边又补充着说:“对了,前月送你回来的那些马,朕瞧着实在瘦弱。待会儿,朕就唤人替你和北疆军换上一批上好的新马,再从京城拿几车军粮药材,你都带上拿上回边关。你回北疆要置办的一身行头,朕也都会吩咐下去,叫人都布置好,你不必担心。”
楚樾受宠若惊,慌忙跪了回去:“多谢圣上!”
皇帝挥挥手。
“回了北疆,替朕与你父亲问好。朕也许久未见他了。”他抿了口茶,看向太子祁昭,“此次一去,小楚卿又不知多久才能回了。太子今日的课业,就叫人免了。好歹有一场君臣之交,让他去送送。”
冯公公低身:“嗻。”
太子祁昭心中高兴。
他微笑着点点头,道:“儿臣谢过父皇。”
二皇子祁烽突然开口:“父皇。”
皇帝瞥了他一眼。
祁烽从座位上起身,向皇帝行了一礼,低着脑袋弯着腰说:“请父皇恕儿臣无礼。只是北疆战事连绵,小楚将军行军不易,正如父皇所说,这一去又不知何时才能回京。”
“与皇兄同样,儿臣亦是十分心痛不安,想同去送一送小楚将军。”
“请父皇恩准。”
来了。
太子祁昭毫不意外,他看向皇帝祁邕。
皇帝轻皱了皱眉,看了眼还跪在地上,但已经直起了上半身的楚樾。
楚樾好像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一茬,脸上写满了茫然。
他肯定完全没想到二皇子要去送他。
——二皇子也要去送送将军,皇帝没有拒绝的理由。
“想去就去吧。”
皇帝低头喝茶。
二皇子大喜:“多谢父皇!”
殿外风雪飘飘。
余下再无什么事,大太监冯公公就把他们一群人全送出了养心殿。
养心殿门前,太子祁昭的宫女撑着红伞,站在他身边,为他挡雪。
另一位太子殿的宫女站在小楚将军旁边,举着红伞,为他挡雪——一开始二皇子宫里的宫女想来撑伞的,但太子殿的宫女瞧见她凑上去,立刻心中了然。太子祁昭也立刻给她使了个眼色,宫女就也抱着伞过来了。
不过,原本给楚樾撑伞这事儿落不到这两家人头上,是该宫里的宫人来为楚樾撑伞的。
可那位宫人一看就是被人说了什么,站在一旁跟块死木头似的不吭声,满脸的装傻充愣。
楚樾对着眼前两把伞沉默片刻,默默地往太子殿的红衣宫女身边凑了过去。
太子殿宫女为他撑开了伞。
看见这一幕,二皇子祁烽没说什么,仍然保持微笑。
毕竟是二皇子,该有的礼数不能丢。楚樾朝二皇子行礼道辞,刚要转身走,二皇子就叫住了他:“小楚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