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子,这些面条已经用热油炸过了,现在还要做什么?”豆芽菜少年打断了桂枝儿的思绪。
经过油炸的面条酥脆金黄,波浪形的纹路甚为奇特。
“做方便面。”桂枝儿回过神来。
“什么是方便面?”两个学徒异口同声问道。
桂枝儿自信地笑了,方便面可以是红烧牛肉面、老坛酸菜面、香菇炖鸡面,也可以是海鲜拉面、泡菜辛拉面。
只要注入热水,唤醒香料包与蔬菜包,便是随时可以享受的便捷美味。
在生活节奏较慢的年代,保鲜技术匮乏,“预制菜”理念尚未普及。
但桂枝儿做方便面,另有妙用。
“春闱光头两场帖经、策论考试,就要在贡院内一连待足三日。”桂枝儿解释道,“号舍条件又差,也只得在吃食上用点心思了。”
此言非虚。
贡院的号舍狭窄逼仄,每间只有三、四尺宽度,密密麻麻紧凑地排列在一起,如同蜂巢一般。
考生在内勉强容身,木板既是书桌又是床铺,泥灰遍地、尘埃漫天,甚至还会有些小爬虫。
“寻常考生自带干粮,把馒头烙饼掰碎伴着热水下咽,要么就是吃咸菜腊肉。”
“我打听了,每排号舍的巷尾,都有火炉可以自行生火做饭。”桂枝儿补充道,“但考试毕竟时间紧、任务重。”
因此,多数考生只能将就着填饱肚子。
两位学徒听得懵懵懂懂,但也大概明白了,小娘子是想做出一款能在短时间内用热水泡熟的美味面食。
高汤熬至浓白色,在滚沸的汤中捞出牛肉沥干烘烤。
桂枝儿素手翻飞,从调料罐中依次提取盐、五香粉、辣椒粉等,混合均匀。
“熬猪油可以转小火了。”桂枝儿时刻关注着庖厨动态。
她接手用锅铲持续翻动,防止猪油块粘在锅底,这是制作酱包必不可缺的灵魂。
眼看桂枝儿忙活起来,两个小学徒很自觉地跑前跑后,为大堂和包厢上菜。
马尾辫女孩笑容灵动,与客官沟通愈发落落大方。少年也万分珍惜来之不易的短工机会,脏活儿累活儿抢着干。
“呦呵,这不是狗剩吗!”尖锐声带着无尽的得意与傲慢,“怎么跑到这里要饭吃了?”
少年一抬头,顿时僵住。
在店门口探头探脑的,正是翠园楼的同工帮厨。他身上刚好不久的伤隐隐作痛,神情瑟缩起来。
“二位客官……”马尾辫女孩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我们是翠园楼的人。”来者不善,连小店的前门都并未踏入一步,只不屑地撇下一句话——
“让你们掌柜的出来接战书!”
敢收留被翠园楼赶出门的人,简直是赤裸裸的挑衅。
在京城开店,没点看家的真本事何以立足?
桂记卤味店大火,截了不少专为权贵服务的酒楼财路。其中翠园楼缺少当家大师傅,生意日渐惨淡,因此尤为眼红。
“要比,就不能只局限于卤味。”踢馆人又高高在上地嘲讽了一句,“小娘子敢不敢?”
“知道了。”桂枝儿嘴角上扬,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贝齿。
她眼眸犹如盈盈秋水,口气风轻云淡,似乎对来者的故意寻衅毫不在意。
心中却是好笑:该不会都以为卤味店只能做卤味吧?
真不巧,桂小娘子八大菜系样样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