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当然还是怕的,”唐霜回答李思远先前的问题,“不过已经没以前这么怕了。”
唐霜露出了一个浅淡的微笑,云淡风轻地说道:“因为这么多年,我自己一个人走夜路,已经走习惯了。”
她知道李思远心里在意的是什么。
倒不是她自作多情,而是李思远几次三番的试探下来,她又不是傻子,不对,傻子都能知道李思远是什么意思了。
不过她压根就不觉得,就她和李思远以前的那件事情上,李思远问心有愧。
尽管时隔多年再次见面之后,李思远经常表现一副深情悔过的模样。
唐霜觉得正好就这次机会讲开了也好,毕竟李思远这般愧疚深沉,她承受不来,真的很是变扭。
因为她是实打实的觉得李思远没有必要这样。
他们之间没有谁欠谁的这一说。
她不是债主,李思远也不用向她还债。
“当初你选择去省厅,是你自己争取来的,换做是旁人,也有可能会这么选择。”
“你没有欠我什么,不需要有什么负罪感,也不用想方设法来尝试进行所谓的补偿。”
唐霜说这些话都是出自于真心,她的的确确是这么想的。
不过要说当初省厅那事,李思远的做法,那时候的她没有点想法,也是不可能的。
刚开始的时候,她也曾经埋怨过李思远,对他的选择不理解。
毕竟周婉婷跳楼身亡这么大的事情,李思远怎么就能够还不介意,转头就去了省厅。
更何况,那个机会,恰巧就是她选择放弃了的机会。
当时曾经有闲言闲语说,是李思远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让本来预选序列里排名第一的她自愿放弃,这样李思远作为第二就通过递补轮次,获得了这个机会。
实际上倒也没有那么玄乎,事情本身很简单。
省厅缺人,从省厅人才库里的青年民警选拔人选,分配到建宁市公安局就有一个名额,公平竞争,结合工作表现、领导评价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打分排名,取第一名的去。
巧合的是,就像是在建宁大学里出现过无数次的那样,打分排名下来,唐霜第一,第二是李思远。
本来基本上就是定了唐霜。只是在名单上报省厅之前,按照流程,还有一段公示考核期,公示考核期内如果候选人有问题,就会被剥夺资格。当然,候选人也可以选择在公示期内自愿放弃。
不过基本上就是走个形式流程过场,毕竟没有谁会傻到在公示期自己作死,或者自己放弃。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在公示期结束之后,唐霜就要去省厅了。
其实唐霜当时倒也没有那么想去省厅,她觉得在建宁市工作也挺好的,有好朋友周婉婷和沈文彬在,下班或者休息日还可以约着一起吃饭一起玩耍,日子过得挺舒服的。
实际上唐霜确实对于这次选拔并没有很在意,被王伟催促着填了报名表和提交了有关材料之后,她就没有再关注后续的事,拍拍屁股就和王伟出差去了。
至于什么选拔规则,出来后她排名第一,公示期这种事,王伟都没搞清楚,李思远倒是分析的明明白白,条理清晰,后续结果还是李思远和她说的。
因为那时候她在外地出差。
李思远倒是比推荐她的领导王伟,更要关注这件事,消息告诉她也更早一些。
听着李思远电话那头说着的恭喜,唐霜苦笑道:“这算哪门子喜啊,申城那地方我人生地不熟的,我是真的不想和你们分开。”
哪想到一语成谶。
唐霜挂了李思远的电话没多久,就又接到了一通电话。
唐霜本以为是李思远打来的,以为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忘记讲了。却没想到这通电话带来的内容,以及后续带来的影响,掀起了足以改变她后半人生的风浪。
她的至交好友周婉婷,选择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周婉婷在跳楼之前,是给她打了好几次电话的,只不过那时候她在蹲守嫌疑人,手机调整了静音,没有接到周婉婷的电话。
她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后发现了好几通未接来电,回拨过去打周婉婷的电话没人接,当时也没在意,因为周婉婷在医院工作,经常有手术之类的,接不了电话也正常,就给周婉婷回了消息,问她是什么事。
却没有想到,她再也不会收到周婉婷的回复了。
她错过的那通电话,就是周婉婷生命中最后一次可能与她的有的连接。
唐霜甚至时常在想,是不是她如果接了那一通电话,周婉婷就不会选择跳楼自杀。
那趟差,她就一定要出,那个静音模式,她就一定要调吗?
她始终都不能相信,那个在她出差时候还会每天发消息,同她分享日常生活的婉婷,怎么会平白无故地就留下那么一封含糊不清、语焉不详的遗书,就选择自杀了呢。
更何况明明在她出差前,周婉婷还笑盈盈地应下她,让她放心,她今年不过阳历的生日过农历的,一定等她出差回来给自己庆生了。
-
“你给我准备了生日礼物?你不是每年都给我送吗?今年不一样?是个我肯定不会想到的大惊喜?”
“好哦,那我可就要算日子,等着你出差回来了。”
“话说,真的是惊喜,不是惊吓吗?”
-
唐霜准备的那份生日礼物,最终还是没有能够送出去,周婉婷也再也不可能看到了。
唐霜始终不相信周婉婷的死是自杀,选择放弃去省厅的机会。她要留下来,查清楚。
于是作为原来第二名的李思远就获得了递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