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郭晶昌举手报告:老师,明天我请假。
“就你事儿多!三天两头的请假,不是肚子疼,就是你姐嫁人,明天又有什么事啊?请你说一个新鲜一点的理由,否则我是不准假的。”
晶昌苦思冥想,担心按照自己原来想好的理由,只怕是老师不批假,挖空心思终于想到一个十分少见的理由:“明天俺姐夫娶媳妇哩,您看我这个理由可以吗?”
老师大感意外,他教的这些学生,总也断不了有人请假,各种理由层出不穷:有说自己的哥哥娶媳妇的,有说自己的叔叔娶媳妇的,还有说自己的舅舅娶媳妇的,要说自己的姐夫娶媳妇,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于是忍俊不禁道:“说来说去,还不等于说又是你姐要嫁人了?”
“刚才您不是说让我找一个新鲜一点儿的理由吗?我说我姐嫁人您又嫌我事儿多……。”
晶昌为了能吃上一顿好饭,为了可以领取红包,也是够拼的,最终老师只能是批假:“好吧,看你还算是比较诚实的份儿上,我就准你半天假,下午一定要赶回来上课,你能做到吗?”
晶昌想要本来请假一天,而老师只给了他半天假,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愿望,但是总要比不准假稍强一些,他们这里举行婚礼,也就是主要在上午举办,中午差不多就能结束,所以,半天假也就够用了。只不过他是比较贪玩儿,如果老师没有强求他下午回来上课的话,他就可以再尽情地多玩半天。
临近考试,学习有一点儿紧张,即便是不批假也在情理之中。晶昌想清楚之后,就爽快地答应下来。
明天不但可以吃一顿好饭,并且还能够得到一个红包,他当然没有理由不答应。
郭妈妈老来得子,所以对于儿子恩宠有加、无比溺爱。每次吃饭都要老妈苦苦哀求,追在屁股后面,求爷爷告奶奶似的,一顿饭他能跑遍半个村子。
郭晶昌借此机会提出交换条件,非要老妈给他两毛钱才肯答应,否则的话,就会哭闹撒泼、大发脾气。
郭妈妈虽然知道儿子的要求过分,也只能是苦口婆心、好言相劝。晶昌目的没有达到自然是不肯罢休,他也早已熟悉老妈的套路脾气,变本加厉、步步紧逼,甚至还跑过去,一把打掉妈妈手中的饭碗,以表自己心中不满。
郭妈妈爱子心切,为了能让儿子多吃一点儿饭,实在是没办法,最终只得委曲求全、妥协投降。郭妈妈心疼儿子,不忍看到儿子忍饥挨饿,处处迁就于他,就算是家里条件并不富裕,仍然会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两毛钱在现在来说也许根本不算什么,可是在当时那个时候,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也就不少了,一个人一年才能挣多少钱啊?那时候父母给孩子几分钱,买一支笔、一个本儿都能高兴好几天,如果说一家人一年的零花钱也就几块十几块钱,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是真正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就会知道挣钱有多么的不容易。你能想象一家几口人,一年的全部开销只有几十块钱的日子是怎么过得吗?不知道的话,可以问问自己身边上了岁数的长辈老人。
郭妈妈当时身上刚好有几毛钱,因此也就没有怎么难为儿子,顺手就给了他两毛钱。殊不知不经意间的一次妥协,却为日后埋下了无穷的隐患,晶昌第一次尝到甜头,所以,每天吃饭都要两毛钱才肯罢休,不然就会使性子摔东西。
郭妈妈面对无理取闹的儿子也是百计全无、头疼不已。有什么办法?谁让自己那么疼爱他呢?要说郭妈妈其实也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几个女儿在她面前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过分要求,对于女儿她可是从不手软的,稍不顺心,巴掌就会打到身上。然而每当面对儿子却是怎么也狠不下心来。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吧。
那时候一盒香烟只要几分钱,人们管这种香烟叫做一毛找。也就是说你拿一毛钱买烟,店主还要找你几分钱。就算是这样,也会有很多人买不起。于是老板就把香烟拆开来卖,根据不同香烟的价格,估算出一分钱几根香烟化整为零,满足底层烟民的需求。你以为这就是最底层的烟民了吗?错!能拿钱买得起香烟的人,再怎么不济,毕竟也是吸的洋烟卷,还有更多的底层烟民,只能抽一种自己动手加工才可以吸的烟叶。俗称:大把抓。大把抓就是集市上卖的最低档的一种散烟叶,多少钱一斤那种。
郭晶昌是父母的心头肉,一家大小全都以他为中心,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要让着他。他们家什么时候锅里面也是两种饭菜。他想吃包子老妈就得蒸包子,想吃糖包,郭妈妈就得做糖包,每天变着花样,想吃什么就做什么,不敢有半点怠慢。
而他的父母和姐姐们,则是玉米窝头就咸菜,没有一点油水。而且窝头都有定量的,也不能尽饱了吃。他的东西别人不敢随便乱动,除非哪一天他心情好了,谁哄他高兴了,才能得到一点儿可怜的施舍。若是不经他允许,哪个胆敢动了他的美食,他就会又哭又闹,要求父母为他出气做主,必会把家里搅个天翻地覆、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