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夫人催我当掌门 > 第122章 卫所

第122章 卫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们一路上的脚程算不上多快,等赶到要去的成山卫时,清明已过,晃眼间到了阳春三月。他们穿过了好几个州府,直接到了直隶的登州府内。

跟着王姑娘同行的除了杜仲以外,还有一个叫杜衡的中年男子,年纪大概在三十五六上下,模样长得很是沉稳老实。

他与王姑娘一路上少言寡语,赤红霄本身又不是个话多的人,再加上路途颠簸多少让人体乏,以至于这一个多月下来,他们之间甚少言语。

虽然交谈不多,但赤红霄还是基本弄清了王姑娘一行人的来历。他们是江湖上同济堂的弟子。

同济堂自建堂以来一直以行医为生,之前在乱世中就小有名气。

大梁立朝后梁高祖开设武籍,同济堂的堂主见入了武籍能减免不少赋税,底下的弟子又多是乱世中的穷苦人,而自己与江湖人士本就有许多牵扯,就带领弟子们一股脑儿的全入了武籍。

此举就是放如今看来也甚是随意。同济堂建堂之初立有规矩,堂内弟子一律主修医术,对穷苦百姓须尽力乐善好施。

话本中总说江湖侠客之道是为国为民与劫富济贫,同济堂以医道做侠道,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百年来他们在大梁北部这一块建了不少分馆,规模也愈发庞大。

同济堂虽与江湖联系密切,但鲜少参与武林争斗,在民间又声誉极佳。以至于同济堂的弟子出门在外几乎只要亮个身份,就少有人会主动找他们麻烦。

“王姑娘,你累不累。这一路上我都要散架了,我们到了成山卫后能不能先在医馆里休整一下,明儿再去军营啊。”

他们的马车才接近成山卫城门的时候,杜仲就跟憋不住了似的,有气无力地发起了牢骚来。

“好吧,一路上大家都累了,是该休息休息。”王姑娘淡淡回复着,脸上依旧毫无表情。

杜仲许是看王姑娘与杜衡都不爱说话,一路上又憋久了,如今目的地近在眼前,松气的同时也索性找赤红霄搭起了话。

“陈姑娘,这一路下来,我发现你还真是个喜欢独来独往的人。晚上在客栈住宿的时候,你都不爱跟王姑娘挤一间屋子。”

赤红霄淡淡地扫了他一眼,也不知能找什么话回答这个问题。一路上他们为了多省银两,杜仲和杜衡都是挤一间房睡觉,但赤红霄在同行的头一天就表态了自己要单独一间。

王姑娘毕竟与沈婳伊长得过于相似,晚上若与她在一处,对赤红霄来说只能是种残忍。

“你不是说王姑娘长得像那谁来着……哎哟我忘了,她们长得真有那么像呢?”杜仲见赤红霄不言语,便又抛了个话头出来。

“很像,像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姐妹的程度。”

“我是弃婴,当初兜兜转转了好几户人家才被师父捡回来。你认识的那个沈姑娘自小就被父母娇养,我怎么可能是她的姐妹。”王姑娘在旁说道。

这阵子赤红霄摸清了他们身份的同时,许是出于种彼此相待须坦诚的客套,也把自己的来历简单交代了一番。反正她的一切本不算是什么秘密,唯一能算秘密的只有她对沈婳伊的感情。

她不敢说,就仿佛说出去了,她曾拥有的糖就要分出去给旁人吃了一样,她舍不得。

“确实,我和王姑娘都是被老堂主收留的弃婴。你认识的那位沈姑娘可是精绝帮的三小姐,怎么会同我们这样出身的人有关系呢。”

“你也是弃婴?我还以为你和杜衡是兄弟亲戚呢。”

“陈姑娘你不会是以为我俩都姓杜才这样想吧。”杜仲笑了起来。

“杜仲和杜衡可都是中药名。我们老堂主可不会起名字了,为图省事时常拿药名给我们作名字,幸好我这药名怎么看也像是个正经名字。不正经的,还有叫当归白头翁的呢……”

他们的马车驶进成山卫后很快便到了集市。集市上人潮涌动,让他们谈话的氛围都变得轻快了不少。

登州府距河间府的距离比顺天府还要远。赤红霄是第一次来这样远的地方,也是头一次到沿海的卫所城镇。

大梁与萧国开战在即,自前两年开始,朝廷为防之后战事,就把立朝初在沿海设立的卫所城墙全都重新加固了一番,还清算了卫所内所有军户的人数。

太平世道过了太久,民间的户籍流动一乱,军户的人数在核实后就少了许多。

为了应对战事,朝廷只得再次征兵来作眼下权宜之计。尽管重新征了兵,但征兵的户籍与地域范围都有限,所征的人数也不算太多。

卫所是边远之地军民合居的地方。赤红霄本以为成山卫多少会闭塞萧条。但一入了市集看见街市上人来人往的场景,让她在新奇之余也不免有些吃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