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压低了嗓音回复道:“我刚离了师门,想自己出来闯荡江湖,才一路游历至此。我并不知当地风情,老伯既说静海县不太平,那是怎样个乱法。”
“唉,像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是没什么,但对于你们这些江湖人士就不一样咯。
静海县狭小,本地是没有什么江湖门派的,但因为四通八达、地段位置也好,不少江湖门派都想把静海县划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当下斗得可乱咯。”
“老伯知道是哪些门派在静海县勾心斗角吗?”
“这是你们江湖内部的事,我们这些老百姓又岂能知道得清楚。别的不说,我倒是知道金光门前不久也在静海县开了个武馆要广收新弟子呢。”
“原来如此,那这么说静海县内的武馆很多咯?”
“以前是挺多的,但现在好像只剩下两三个了吧,全都是大门派的武馆。小门派的武馆早都被排挤没了。至于那些大门派的名字,我除了金光门外也没记住别的。”
那架马车的老伯说着说着也笑了出来:“小兄弟怎么反问起我江湖中的事情来,我可还指望着听你说说江湖中的趣闻呢。就比如最近的武林盟主,最近有没有换人呐?”
“换来换去不都还是少林寺里的人吗。”赤红霄听后爽朗地笑了起来。
江湖之外安生过日子的百姓们许是嫌日子无趣,所以总是会编造各种江湖故事。
要么是编造武林门派间如何勾心斗角,蓄意争夺盟主之位。要么就是江湖内出现了位武功盖世的大侠,不但能横扫八荒,还能拉拢势力称霸武林。
他们未处江湖中,经常就忽略了江湖也是由人组成的人情社会。
独自打拼的只能算是散侠,要想号召整个武林,没有厉害的人情关系、没有带弟子安身立命的本领,就凭武功高低,不过痴人说梦。
赤红霄想到这里也打趣道:
“老伯你是不是又看了什么市面上编来解闷的话本子啊。武林盟主之位,立朝之初不就由少林派的掌门接替了吗,怎么可能会轻易换给少林派之外的人。”
大梁立朝之前曾经历过近两百年左右的乱世,兵荒马乱中,正是武林门派壮大的好时机。
若说在其中壮大得最厉害的,自然便属少林派。
乱世之中百姓深受战火摧折,绝望无依之时,许多百姓反会借烧香礼佛来寻求寄托、消解愁苦。
而少林派其下僧院众多,就是借着这份香火钱,也足够让他们在乱世中站稳脚跟。因此乱世结束后,少林派掌门凭借着其下的众多僧院和人脉,当之无愧地坐上了武林盟主之位。
老伯听闻后继续笑道:“我知道呀,不过立朝都百年了,已经几代人了呀。江湖中血雨腥风的,你也不能怪我们这些江湖外的老百姓爱想其中会有什么新奇事咯。“
“老伯,这江湖内若真有武功盖世的大侠,有能耐的,要么就选择自创门派、发展势力,没能耐的,当一个散侠也能声名远扬。反正做什么,都比当武林盟主肆意。“
赤红霄看当下无事,索性也开了话匣子愿同这个老伯解闷。她一下子从车里盘坐起来,吊儿郎当的姿态下,脸上却挂了几分说书人的正经:
“你也不想想立朝之初,朝廷为了管控江湖势力,把少林派看得有多严呐。武林盟主名声大,自然最先被朝廷下手。虽说当年给少林派方丈正了名,按官员的品阶给了些好处。”
“但朝廷的俸禄只要一吃,从今往后就都得代表朝廷同武林门派周旋了。武林子弟一向散漫不羁,几个愿服管教。那少林派就算势力再大,但要帮朝廷看住整个武林又怎会容易。”
“大多不过是两头都做做样子,实权没多大,好处没多少,只有事儿是一堆。这位置别说我们不爱坐了,就是交给老伯,你也得觉得头大呢。”
“那这么一说,当武林盟主,还不如当一个散侠肆意咯?”
“那可不,这事上有何事能比得过天为被、地为床,孑然一身还能潇洒快活吗?”
两个人一路说说笑笑之下,感觉路程都缩短了许多。
赤红霄在马车里凑合着躺了一夜,直到第二天天光刚亮的时候,一同赶路的老伯先叫了起来:“小兄弟睡得怎么样?静海县马上就要到咯。”
赤红霄看着逐渐浮现在眼前的静海县,把一路上的散漫都当做那根被她吐掉的干草舍弃在了路上。
她匆匆地跟拉车的老伯告了别,背起行囊踏进了静海县的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