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师尊弃我,抄他老窝 > 第212章 月沉玉坠(下)

第212章 月沉玉坠(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竭力撑起精神,颤声嘶吼:“备马!”

与昭明帝交锋多年,他岂能不知,帝王既然敢动手,又怎会没有万全的准备?

他甚至都不必到场也能大致推断,对方扣下的罪名必然不会是“身怀淫|药,图谋不轨”这种可大可小的,甚至尚有转圜如“对宫人下药,人赃并获”都不太可能,更可能是“药辱后妃,被抓现行”之类,总之务必将之钉死。

谢重珣功法精深,意志强悍,寻常药物未见得能将他如何。宫里必然针对他设了全方位的陷阱,即使他亲姑母淑贵妃就在宫中,也没能护住他。

一切必然是已成定局,证据确凿,哪怕合谢氏与顾氏之力都保不住他,才会让他的贴身侍者回家通传。

此时入宫,也不过是接受昭明帝开出的条件,将此事最体面地解决而已。

武定君府的事虽未张扬,然而整个谢氏府又哪里会当真一无所觉?于永安谢氏而言,今晚注定是个愁云惨雾的不眠之夜。众人都有不祥之感,惊惧难言,唯一安静的也许只有半山院。

凤曦收回神识,守着高热昏迷、气息奄奄的青年,默然无声。他想过谢重珣也许终究在劫难逃,却也料不到会这么快、这么猝不及防。

明月之美,慑人心魄,而常不得圆满,有残缺之叹。美玉最佳,瑰意琦行,而遽遭人觊觎,有易碎之悲。

总有些人,无论人生重复多少次,他的命运轨迹和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永远都很难有根本变化。

细究起来,桩桩件件都是巧合,也许其中任何一处细节出了差错,都会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然而环环相扣,连在一起,却成了必然无法挣脱的坚固锁链。

无论谢煜与顾晚云事先做了什么样的猜测和心理准备,也万料不到在宫里听到的是谢重珣“服用淫|药,媚|惑帝王”。半个下午连同小半个晚上的时间,足够他被废去修为,肆意凌|辱。

知子莫如父。以谢重珣的性情和为人,岂能做出这等卑贱无耻之事?不过是遭人残害,还要被反咬一口。

不是他们的儿子不够谨慎,而是任谁都想不到,堂堂龙渊时空最大王朝的帝王,竟可以不要脸到行同狗彘,明目张胆地纵容、甚至指使他人在帝宫中,对朝堂仅次于五个掌执之下的重臣使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若论人性之卑劣,永远有挑战认知和底线的存在。

然而不要说武定君夫妇,哪怕一介外人都坚信谢重珣含冤受屈,依然无济于事。臣属公然惑主是不赦的死罪,摆在谢煜或者说谢氏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若要以正常的方式解决,无论谢氏是否一定要求个真相,帝王天威,却必定要追究携药媚上之事。

何况既经帝王临幸,已然不可能再活着离开宫禁,连死都只能死在此处。作为当事者的谢重珣只能直接下专门负责宫中案刑的内刑司。纵然他即刻就死,也必然要刑部介入,与内刑司合作,查核所有与他接触过的人。

但哪怕闹得满城风雨,结局也无非是这个不堪且必死的罪名被宣之于天下。非但改变不了什么,更绝没有所谓的真相给他们。

日后他是不必继续受践踏,入狱赐死、畏罪自尽皆可,一了百了,谢氏却必定要与昭明帝公开生出龃龉。阖族都将在前有强敌、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提前陷入与帝王决裂的险境。

否则就只能接受昭明帝的提议,谢重珣入宫,将此事局限于宫禁之中,当做一桩帝王后宫的风流私事,私下详查,给谢氏一个交代。

作为安抚,他会赐予应有的尊荣,以及,将所有知晓当时情形的宫人内宦尽皆秘密处死,尽可能地压住此事的影响。

谢重珣无愧为武定君耗费了半生心血亲手打造的下一任掌执,早已将家族和责任刻在了血液骨髓里。纵然突然遭逢这种毁灭般的不幸,他仍是在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中挣扎着心智,冷静剖断利弊,替他的父母做了选择。

即使已经有宫人替他收拾过了,也掩饰不了他满身的狼狈。明明心如死灰,他还记得跪在地上,字字泣血地求他的父母,事已至此,谢氏的清名已经彻底毁了,他也注定要背负这个耻辱名声到死,不能因他而偏废大局。唯有舍他一人,以阖族为重才是上策。

宫中尽是帝王耳目。他虽未明言,三人却都明白,他是要用自己往后余生的屈辱,给阖族换来一个缓冲的时间,于尾鬼和帝王的夹击中,去设法找出一条活路。

谢煜夫妇看着他们一向引以为傲却被践踏到泥泞中的独子,心碎欲死,泪流不止。喉咙里仿佛堵着无数尖锐石块,反复而缓慢地摩擦,呼吸间都是血气,说不出话来。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对于六族这样的簪缨世家而言,名声往往重逾性命。史笔如铁,人言可畏,哪怕只是简单一句“见幸于上”,也是千秋万世都抹不掉的昭昭恶名,遑论公然入宫做了帝王的后妃。

但他们都没得选。

几近天明时,呕血至昏迷的谢煜和几番死去活来的顾晚云才回到澜沧院。上午,圣旨传到,称谢重珣与帝君互怀钦慕,自愿散尽修为入宫。

昭明帝终究是不想逼得太狠,顾念谢氏风评,将其册封为广陵殿君,特许称臣不称妾,位比贵妃,仅在帝后之下。

但对于谢氏而言,封君也好,封妃也好,不过是花|魁与头|牌的区别。

其余四族尽皆在安定街两旁各坊,谢氏府种种异常与变故早已飞一般传遍了诸世家。

他们虽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然而能站在天龙大地的巅峰层面传承至今的家族,哪里会天真到相信这些冠冕堂皇的说辞?哪个子弟不懂光鲜底下那些肮脏勾当?哪里会不知道谢氏府和谢煜又为什么竟能就此作罢,认下这等奇耻大辱?

谢重珣入朝为官已有三十来年,怎么就突然钦慕上了这个无道暴君?

他身为谢氏嫡子,大昭朝堂最重要两部之一的兵部四副令之首,谢氏下一任掌执,是他们那一批人中与宁苏月相差无几的人物。其人素来端方克己,又一贯以家国天下为己任,胸有丘壑目存山河,又岂会不知廉耻到要为了一个男人自毁前途,自此囚入深宫?

更何况,如今世家与帝王的矛盾已然激化到难以并存,纵然不提前途这些不确定的东西,身在宫外,将来对决之际尚且有一搏的余地。陷在深宫,却唯有任人宰割而已。

朝堂上下都知道所谓“互怀钦慕”不过遮掩的谎言,却谁也没有办法戳穿。昭明帝自然也知道瞒不过天地鬼神更瞒不过人心,但无人奈何得了他,他不在乎。

像是天要亡六族,继宁苏月与宁氏之后,谢氏双璧至此可谓尽毁。唇亡齿寒,兔死狐悲,其余几族并没有因此而笑话谢氏。

帝王之恣肆妄为,几乎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试问满朝衮衮诸公,除了五个掌执,还有谁的分量能越过了谢重珣去?

从前最有权势的两家的嫡子、继任者,同辈中最优秀的两名才俊,尚且落得如此下场,谁敢说下一个不会轮到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