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师尊弃我,抄他老窝 > 第205章 玉骨琼枝(下)

第205章 玉骨琼枝(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昭明帝尚未等来与他要找之人所谓的相见之日,却先等来了疑似当年被谢煜送走的傻子谢重珩回归,重新现身永安,引起谢氏注意的消息。

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那人正是被他盯着的那对师徒中的徒弟。当日有悔真人一番天象之说,原本无人可以证实真伪,但所谓“显贵与高人”,竟似乎是应验在此二人身上。

帝王一言不发地听着,一双略深的鹰目中喜怒难辨,片刻,不紧不慢地念出两个字:“谢氏。”

因了这一出,暗卫与密探重新开始了对两人进入永安前的行迹的调查。但眼下,被盯住的人心思都在别的事情上。

从西市回来的次日傍晚时分,永安东城由最北端的安邦中坊而起,净水泼街,甲士开道。谢氏府中一队稍显正式的车驾仪仗光明正大,径往东南方向而去。

一座挂着宋宅匾额的小院外,两列精锐府兵全副披挂,手执陌刀,与随侍的护卫、侍从一起分列正门两侧。

车马辚辚,四匹通身雪白、眼如红宝的飞马拉着车驾抵达了门口。投进去的拜帖上,赫然落着谢氏下一任掌执的名字。

曾在醉西风楼上出现的贵公子从容下了马车,正是武定君谢煜唯一的儿子,谢重珣。

他今日一身墨蓝色正装,博带广袖,襟领层层,庄肃交叠。衣袍除了后背绣着大幅恶狰啸月家徽,似乎并没有其余的纹饰。然而仔细看时才能发现,布料上以同色丝线暗绣出隐约而精致的山水云样,连不到一指宽的绲边都不曾疏忽,压着细密而清晰的同色繁复绣纹。

只有真正的簪缨贵胄才会将钱花在不起眼的奢华之处。

虽是亲缘相近的堂兄弟,身形都偏高大精实,靠近了比较时面容也多少有点相像,当年又被并称为“谢氏双璧”,两人却是截然不同的类型。

谢重珣疏淡端庄,沉静有礼,却又透着两分骨子里隐藏的锋利,与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中磨出的通透,是祭台上敬奉神明的玉刀。

谢重珩从前温和明朗,大气磊落,却又硬生生拼杀出一身铁血峥嵘的杀意。即使是心智不全的现在,顾盼之间,偶尔也还能显出一点威肃,是战场上斩断敌首的利刃。

简单寒暄完毕,谢重珣直接道明来意,绝不废话:“凤先生见谅。在下冒昧来访,只因昨日西市一见,令高足颇像在下一名失散多年的亲人,因此奉了家父之命,前来求证。”

他一边说,一边看过去,但见青年那双丹凤眼已经成了杏眼,更与记忆中的形象贴合。想必是出于谨慎,平常外出时都做了伪装。

此时他紧紧抱着他师尊一条手臂,整个歪在人身上,正是昏昏欲睡时。他鬓角头发都蹭得有些凌乱,又勉强撑着眼皮,间或好奇地望过来一眼。全无形象可言。

同一副面目,却很难跟记忆中,少年时就一派静水流深、端肃持重的谢氏原定继任掌执联系起来。

素衫皓发的妖孽男人索性将他揽在怀里,让他靠得更舒服些,翠碧眼瞳方才凝视着来客,漫不经心地道:“小徒心智有损,身体欠佳,可能终身如此,甚至可能更糟。敢问谢公子,若小徒果然是你那亲人,又当如何?”

谢重珣淡淡微笑:“既是谢氏子弟,岂有放任其流落在外的道理?自然是要接回府中好生照看。”

听说要接他走,谢重珩瞌睡都被生生吓飞了,在凤曦怀里嘟囔着不安地挣动起来。

昨日回来后他无意中瞥过琉璃镜,才恍然想起,为什么会觉得白日所见的公子有些熟悉,面容轮廓和眉眼似曾相识。他师尊也说那人是他堂兄,只怕不日就要来商谈接他回家的事。他却并不情愿自此跟一群陌生人处在一起。

凤曦安抚地冲他温柔一笑,哄小孩似的轻轻拍着他,对谢氏未来的掌执却全然是另一副态度,仿佛是有意刁难对方一般,悠悠道:“在下虽久已不问世事,也知世家向来注重礼制和名声。”

“他的情形你也看到了,片时都离不得在下,必得同吃同住,同宿同起。大张旗鼓地将这样一个子弟寻回去,你们就不怕招人非议?”

他略略一顿,散漫的语调中带了些刻薄意味:“其实你们尽可以当做没有这回事。左右他也不过是想回来见一见亲人而已,并没有想过要跟你们住到一起,私下安排一下也就罢了。”

短暂交锋,谢重珣已经知道眼前这人绝非轻易能糊弄的,当即坦然道:“凤先生言重了。”

“实不相瞒,失散的是在下嫡亲叔婶唯一留下的血脉,在下也只得这么一个亲缘近的堂弟。家父当初让他年少离家,已经是因着病痛求医之故,不得已而为之,并非其他因由。”

“将近二十年来,家父自觉愧对多年前殉国的亲兄弟夫妻二人,为此日夜歉疚,忧思成疾。如果令高足确实是他,无论他成了什么样子,无论出于什么考虑,于家于国于情于理,我们这些至亲也断没有置之不顾的做法。”

“至于非议,家族内外,在下与双亲自认为还能护他一护。”

凤曦沉默看了他一会,慢吞吞地替他补充了没说出来的另一半理由:“谢公子今日声势浩大地来这个偏僻之地,只怕早已惊动了你们的帝王。”

“他若不是你要找的人,我师徒或者尚可得自由身。又或者你们的帝王觉着被人耍弄,恨怒之下不免杀了我二人泄愤,对谢氏也无有任何损失。”

“他若真是,眼下只怕再难离开永安一步。放眼整个王都,只有谢氏府是最好的庇护之所,不去也得去。不知在下说得对不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