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师尊弃我,抄他老窝 > 第160章 镇澜之承绍(中)

第160章 镇澜之承绍(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场战争持续数年。战况之惨烈,神侍功法之诡异,是很多一生都镇守星峡海的老兵生平所仅见。

此后若干年,虞承绍都不太敢去回想种种细节。

没有人知道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也没有人知道双方还要对抗多久。那时甚至连稍稍想一想敌我对比、谁胜谁负,都很可能就地崩溃。除了逼迫自己坚持下去,直到最后一刻,根本不能生出第二个念头。

心有杂念的,没有一个能活着离开战场。

战争的结局,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尾鬼四大神侍固然被尽斩于海岸线之外,至死未能踏足大昭一寸土地,谢氏也死伤无数。从永安来的嫡系连同旁系无数高手埋骨星峡海,连尸身都没能寻回,听说领头的那对夫妻还有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自此也成了孤儿。

虞承绍也身受重伤,一度濒死,只是侥幸捡回一条命,昏迷月余才醒。

但他没见到谢烽。此后很长时间,军中再没有任何人见过谢烽,只知道他被送回了灵尘谢氏宗族,严密保护起来,不容任何外人打扰。

至于具体情况究竟如何,连一丝消息都没泄出。

一将功成万骨枯。经此一役,虞承绍以军功升迁为谢烽的直属副将。这个身份放在大昭的任何一处,都是能坐镇一方的存在。

身为指挥整场战争的主将,谢烽给了尾鬼连史册上都从未记载过的重创,更是堪称立下不世奇功。除了雕为白玉像、迎奉入昭烈神殿,与诸开国功臣、先辈大能一起受千秋万世叩拜景仰,已经无可封赏。

整个大昭都在为名将欢庆,连灵尘谢氏宗族也久违地扫开了上空笼罩许久的愁云。

内中不乏有担心谢烽是否还能醒来之人,却无一不是担心大昭缺了根震慑尾鬼、擎起一方天地的柱石,谢氏少了块光耀门楣、支撑整个家族荣耀和地位的金字活招牌。哪怕是他的胞弟谢烜,兄弟亲情之外,也都还带了些失去一个战场上、宗族中强大倚仗的成分。

只除了虞承绍。真正纯粹为谢烽这个人而忧急的,也许只有他。

那段漫长到仿佛没有尽头的时光,他心里彷如日夜被火灼烧,却无计可施。他不在乎自己升了什么官职,更不在乎谢烽得了多少尊荣。

他只在乎他的恩人是否安好,侍奉的人是否如他当年一般用心。

谢烽不曾成家,又自幼家教极严,一生洁身自好,清白自持。纵然大昭民风尚且算得上开放,他竟也没有在哪里留过情,留过后。谢烜的孙子都当爹了,他这个做兄长的却仍是孤身一人,无人嘘寒问暖,无人尽孝膝下。

作为一个活着的传奇,这其实是件很难以想象的事。

他的人虽太过冷硬,以至于往往令人忽略他的长相,但其人确实生就一副让一多半男人都嫉妒的好皮囊,容貌英俊端肃,身形高大威武,铁血刚毅,威势凛然。

论出身,更是数一数二的簪缨世家。虽只是旁系,仍是绝大多数世家嫡长房都不敢妄想高攀的存在。

至于名头功勋,当时偌大一个天龙大地数百万军|人,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也只有碧血宁氏那位比他高出一辈的名将宁长策。大昭但凡稍稍懂了点情事又喜欢男人的人,无论女子或者男子,有半数以上都曾在幻想里心向往之。

对于此事,多年来众说纷纭。私下有人甚至猜测,这位谢大将军是不是什么时候在战场上伤了身子,或者有什么难以启齿的隐疾。更或者,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癖好。但纵然如此,至少也该娶个亲纳个妾,掩人耳目。

但虞承绍知道,并不是这样。

投军之前,尚且少年的他曾无意中听谢烽轻描淡写地提过一次,道是自己自弱冠之年从永安学宫学成,游历回来后就进了军营,一生只会打仗。若非必要,连灵尘宗族都几乎不回,不懂如何与军营之外的人相处,更不懂如何分出心思去构建一个家庭,去为人夫、为人父。

何况征战沙场,不知能活到哪一天,不必留下孤儿寡母在世上遭苦,索性也就不耽误人家了。

以他的身份和阅历,见过的死亡甚至远超许多别的将领,对生死的理解自然尤为深刻,确然有资格如此说。但虞承绍知道,这也不是真正原因。

谢烽冷硬的面容和性情下,是旁人所不知的愧疚和痛苦,无有任何人可以言说半句。

他从来不认为,他那身犹如高悬在天上一般,不可仰视、不可触及的荣耀值当说道。相反,他脚下踩着登上云霄的那一道道阶梯,都是用无数人命和血肉一点点堆垒而成。

敌人固然死不足惜,但另一半却是大昭的热血好儿女。

他的每一个决策,都牵涉到底下无数人的生死,不仅有尾鬼,更有无数谢氏军将士:许多时候为着诱敌,总是需要有人去做那个必然送命的饵;定点突破敌人的防守,先锋部|队常常全军覆没,无人生还……

身在这个位置,镇守疆域,是职责所在。谢烽虽从未有半分后悔,却也没的选。

他自觉杀孽太重背负了太多人命,上天未必奈何得了他,顶多让他不得好死罢了。他自己造的业障,自己一身担了就是,却不想让至亲之人替他承了这份罪业。

这一生,他早就歇了娶妻生子的念头。就这么孤身一人过一辈子,也没什么不好。

天下之大,大约没有第二个人可以稍稍明白谢烽的心情。这是个视人命如草芥的杀神,却同时也实在是个仁善慈悲的人,只是他们都被他冷肃的表象刚硬的脾性所困,不曾察觉罢了。

但虞承绍觉得,无论是于大昭而言,还是于他而言,谢烽都不该孤独一生。

彻底断绝恩人消息的那几年,除了近乎本能地处理军务,他更多是时候是茫然,常常望着主座后谢烽写给他的那幅字发呆。

当年听从恩人的安排投军,本是想日后能替他分担些许。但如今恩人生死未卜,身边更是别无至亲,他却连汤药都不能侍奉一口,连面都见不着一次。

整个军中,至今都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关系。在旁人看来,虞承绍这个所谓“直属副将”,连一天都没真正在谢烽身边呆过,算得上是个彻头彻尾的陌生人。

他甚至不如常年不见主人的大将军府中,一个有资历的门子接触谢烽的时候多。纵然宗族有任何关于恩人的消息传来,都不会有人想到要告知他。

哪怕他还是谢烽的贴身小厮,也许都不至于此。那么,他这些年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早知今日,他宁愿从不曾修习任何功法,宁愿永远做那个连名字也没有的小虞儿。

剜心的悔之外,便是彻骨的痛。噬魂啮魄,昼夜无歇。

从前的谢烽叱咤风云,强悍得仿佛永远不会改变,让人根本不会去想象他的另一些模样和可能。从前的虞承绍便也如同千千万万的天下人一般,视他如神祇,匍匐仰望,而有意无意地忽略真相。

直到这次,他忽然意识到,这尊站在云上的神,也不过是凡人血肉之躯生生铸就,也会受伤会倒下,甚至会老会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