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妃是个聪明人,她的试探到此为止,并没有再进一步。
“本宫为太子做了些糕点,少师要不要也尝一尝?”
她做过些功课,知道方君宜是个贪吃的,不然也不会每天跑楚微清哪里蹭饭去。所以今日便又照着他的口味,做了两碟糕点,看看能不能收买这人。
方君宜摇摇头,拿起两个孩子的功课,朝陈太妃微微躬身:“不了,臣还有事,先行一步。”
其实他今日没什么要事,不然也不会待在东宫,多花了时间陪楚煜。不过这话说都说了,自然是不管如何都要找点事情做做的。
不过是刚踏出东宫的大门,他便突兀的听见一句得通知陛下。
可是他四周环视,并没有其他人,他也只能听见东宫门口侍卫心中的疑惑。
他想了想决定先搁下自己心中的疑惑,先去趟庭兰居,去把楚微清新得的贡茶顺走。
但他方才踏入庭兰居的门口,便听见有人叹气:“就知道你还得惦记着那几块茶。”
听见他的声音,方君宜不自觉地勾起了唇角。他快步入内,穿过了那片月季花丛,来到了楚微清的身边。这人似乎早就知道他要来,已经准备好了糕点和茶水。
除去他一直念着的贡茶,还有被做成了鲜花状的糕点,倒是与这春日的庭院十分相配。
方君宜在他的身旁落座,捻了块糕点吃。他起先在东宫就已经有点饿了,不过是念在这课还没讲完,便没有要吃食。
楚微清拎起一旁温着的茶壶给他沏茶:“慢点吃,都是给你的,又没人跟你抢。”
方君宜咽下了一口糕点,像是后知后觉一般问道:“你派人跟着我?”
这又不是什么不能承认的事,上次暗卫在方君宜的面前露过脸,他能猜到也不出奇。
他搁下茶壶:“孤还知道你拒绝了陈太妃的糕点,你不是最喜欢吃了吗?怎么还带拒绝的?”
方君宜摇摇头:“也没你说的那么爱吃吧?再说了,她那可是专门准备给太子的,我一个做老师的,怎么好跟自己的学生抢吃的?”
楚微清颇觉好笑,虽然方君宜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但他总觉得是因为他嘴挑,所以才会拒绝陈太妃的糕点。不过他也知道方君宜脸皮薄,所以他并不打算当面揭穿他。
他自觉体贴,哪知自己的那点想法早就已经被方君宜听完了。
方君宜见不得他这么嘚瑟,故意提到:“陈太妃可说了,让我别怪你把私盐案办了,你也不过是照章程办事。”
楚微清听完这话,原本和煦的笑容一下子变得十分阴森。
“怎么抄经也静不下她这张嘴,一天到晚叽叽歪歪,就知道到处乱说。”
见状,方君宜越发好奇:“不是说她自愿留在宫里为太子抄经祈福吗?怎么听你这语气,似乎另有隐情?”
确实是另有隐情,但也算不得是什么大事,全是他刚登基那会留下的问题罢了。不过见方君宜好奇,也没什么说不得的。
那陈太妃原也不过是后宫中不起眼的妃子,也不是四妃之一,但仗着娘家的势,倒也算是活的不错。尤其是在她生下了楚煜之后,既是这宫中头一个平安降生的孩子又是皇子,一时风头无两。
那会的楚微澜被李群玉压了一头,便封了这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子做太子。
方君宜咂摸了一会,问:“等等,头一个,那就是还有其他没活下来的?”
楚微清点点头:“有,两三个吧。不过据孤说知,都是还未生下就因为各种原因流产了。”
后宫中挺常见的把戏,楚微清小时候也见识过,自然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但有一个点,他真的十分在意,只是那时尚且年少,他怕自己说了没人信罢了。
“我记得当时皇后是与太妃先后怀上了皇子,不过皇后难产,母子都没保下来。所以显得陈太妃和煜儿十分珍贵,那些文官替煜儿请封也是为了保住他一条命而已。”
楚微清那阵子刚好留在京中,所以对这件事也算清楚。
方君宜若有所思:“那怪不得煜儿这么小就是太子。可按照惯例,你登基之后之前的妃嫔不是会迁往宗族,或是封地养老吗?怎的她还在宫中?”
“因为她说,她是煜儿的生母,没有道理孩子在这么小的时候就要离开自己的母亲。孤觉得很有道理,便让她留了下来,暂时住在慈宁宫。”他解释道。
“她为了表明自己不干涉任何事情,只是为了留下照顾煜儿的决心,便提出了要抄经为太子祈福。”
当时的楚微清不好过问,也没有这个闲工夫过问,所以便随她去了。
现在看来,到底是李群玉的人,他就应该将人送走,送得越远越好才是。